第314页

而这三千人里,又以第一步兵营和第一混成营的战斗力最为强悍,作战经验最为丰富。

如果说第一混成营没有参加战斗,对于大唐新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着一定影响的。

更不要说,战场上双方僵持着的时候,一支生力军的加入那绝对是能够造成巨大啊影响的。

方希同不是不知道这些,但是他依旧选择了先报告给李轩,并等待李轩的命令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相对于方希同的保守决定,第二混成营的营官李春景的决定却是要果断而坚决的多。

和第一混成营一样,第二混成营在接到李轩的命令后也是启程奔赴澜江渡口,但是刚走了半个时辰就是有人通报,三号渡口出现了大量明军渡江,初步估算明军的兵力至少在千人以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春景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下令道:“命令全军立即返回三号渡口,把明军拦下来!”

此时又有人面露疑惑道:“可是我们的任务是增援澜江渡口啊,这掉头回去的话恐怕……”

这人没有明说,因为下一句就是抗旨不遵了。

李春景道:“澜江渡口那边有主力三千余,又有坚固堡垒防守,就算是明军倾巢渡江来攻,守住滩头也是不在话下的。倒是我们这边,如果让这些明军渡江偷袭主力部队后方的话,那么才是麻烦事!”

“再说,事情紧急,将在外有所不受,等此战过后,倘若本官还活着,本官自会向陛下请罪!”

李春景虽然年轻,但是却是果断无比,驳回了属下的反对后,立即就是率领部队返回了三号渡口。

此时此刻,还在澜江渡口的李轩以及王单旭、郝柏年等高级将领们也是睡不着,他们反复的推演着明天的防御作战该怎么打。

而他们还不知道,二号和三号渡口都已经有明军连夜渡江。

他们的渡江所用的工具甚至都是远道搬运过来的,显然是很早就有了相关的计划,并且瞒过了大唐新军的斥候在这两个地方埋伏下了各自至少千人明军。

进入后半夜的澜江渡口,显然是安静了不少,炮兵队在发现夜间炮击的效果不佳之后,已经是很干脆的停止了炮击,准备养精蓄锐,等待明天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大规模炮击,务必要把对岸的明军大量杀伤在河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