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不过郝柏年还有着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率军返回澜江渡口增援!

澜江渡口那边兵力严重不足,而且大唐新军里的精锐主力都已经被自己带出来了,陛下那边剩下的兵力虽然还有两三千之众,但战斗力却是无法和第一步兵营、第一混成营相提并论的。

担心澜江渡口那边会出现意外的郝柏年率军追击了半个小时后,甚至连战场都没有进行打扫,直接就是率领着主力部队踏上了返回澜江渡口那边。

只在二号渡口这边留下了五十多名完好的士兵以及一百多名伤兵看押高达三百多人的俘虏以及简单的打扫战场。

没错,他们还抓了六百多的俘虏。

此战虽然还没有详细的统计,但是大概的敌我伤亡数据已经是在第一时间就被整理了出来。

此战中,大唐新军彻底击溃了明军从二号渡口渡江的两千五百余人,击毙大约四百余,俘虏了六百余。值得注意的是,击毙数字是包含了重伤的,因为重伤员基本活不下去,和击毙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同时俘虏也包含了明军的大量伤员,因为很多伤员无法第一时间内撤出战场,如果伤势不是很重的话,就会成为大唐新军的战俘。

剩下的千余明军自然是逃走了,不过有组织逃走的顶多四五百人,剩下的四五百人是在被追击的过程中乱跑的,明军要收拢起来可是相当困难的。

至于缴获的武器自然也是一大堆,各种冷兵器不用说了,那些碗口炮一门不少,全都被缴获了,不过这些碗口炮射程近,威力小,之前战斗的时候加之明军的炮手本来就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根本就没有打几炮就被掷弹兵的手榴弹和火枪打的崩溃了,炮兵都死伤殆尽,那些碗口炮自然也就没人理会,在战后成为了大唐新军的战利品。

只是这些碗口炮大唐新军有些看不上,别说他们看不上了,人家明军的边军和沿海地区的军队已看不上这些老古董了,如今的明军,可以称得上是主力的边军以及沿海的一些军队,主要的火炮已经是换装成为了佛郎机炮,碗口炮这些已经沦为辅助战力了。

杀伤、俘虏中多,缴获的战利品也不少,但是大唐新军自己的伤亡也不算小。

当成阵亡的将士就有足足八十余人,其中还包括了多名军官。

这些伤亡的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发生在火枪手之中,因为战斗刚爆发,双方还没有正是肉搏的时候,明军的前锋方阵的弓箭主要是朝着火枪手进行抛射覆盖的,而火枪手又没有盔甲可防御,因此导致伤亡不小。

甚至第四步兵营下属第一火枪队的队官都是当场阵亡,由此成为了大唐新军起兵以来,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此外,掷弹兵的伤亡也不算小,死伤了十余人,这对于只有五十余人参战的半支掷弹兵部队而言,伤亡率可是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多,这个数据可是非常大了,不过他们却是没有崩溃,在投掷完手榴弹后还随同其他部队一起参加了肉搏。

战斗刚打完呢,就是随同主力火速增援澜江渡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