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页

低级将领依靠士兵的忠诚来控制军队!

一层又一层的效忠关系,让张岳掌控了已经融合了湖广练军、四川练军,原有督标,如今总数超过了十五万人的督标。

而也正是这种递层效忠关系,构成了督标的战斗力!

因为,督标的将士们,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为了张岳而言,更不是为了远在四川成都的景王而战,他们是为了自己而战。

你想让湖北本地士绅地主的嫡系子弟,带着自家的佃户、本地的农户子弟所组成的军队,跟着你张岳去四川,别做梦了。

他们宁愿投降也绝对不会去四川!

所以张岳号从来都没有打算过带着督标主力放弃湖北,然后退守四川,至少,他不会带着湖北本地的士绅将领们所带领军队去四川,因为就算想去,人家也不会去。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做后手。

湖北很难守住,他非常清楚,所以在布防湖北的时候,他也是做出了其他的安排,宋志文入川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宋志文入川了,带去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有众多的督标将士,同时督标还开始拉拢四川本地的士绅地主们,在四川组建督标。

或者说应该是组建四川本地的督标军队!

而这一点,宋志文干的很不错,最近一年多来,他带着张岳的期望,在四川已经是成功编练了至少五万人的军队,同时还在重庆府建立了大量作坊,把原来在汉阳地区的大量工匠都是迁移到重庆府去,其中负责驻防巴东的就是四川地区出身的督标。

第0965章 第二军困局

从张岳的战略,其实就是可以看得出来督标的构成比较特殊,他们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虽然都是挂着督标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却是有湖广督标、四川督标之分,而即便是湖广督标内部,也有内在的众多划分。

因为督标的构成,是当地名望士绅出钱出力招募士兵,然后再根据督标的统一标准进行训练,然后进行编组并参战,由此也是形成了,一支督标军队,所有的将士都是某一个县或者州府的人,地域特色非常明显。

以至于督标内部,常常会以某某军来称呼,比如说之前驻防蕲水的八千督标,它在督标的正规番号,按照督标里用前后左右中的命名规则,乃是督标左军左卫,但是在督标内部,这支军队却是被称之为襄阳卫,因为里头的大部分士兵,都是来之于襄阳府。

目前整个西南地区的景王政权里,有多支武装力量,督标只是其中之一,除了张岳统辖的督标之外,还有景王直属的护卫军大约一万余人,云南沐王所统辖云南本地卫所兵、青壮约两万人,一般称之为沐王军。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军队,但是大多数量少,战力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