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5页

一旁的开发区副区长很快上前答道:“启禀大人,这是冯氏公司在修路,不仅仅是在修路,他们还在修码头呢,就在前边,大人您看!”

顺着他的指示,陈立夫朝着北边望去,果然,前方大约百米外,还有数十人正在河滩上施工,看这样子是想要修建码头!

冯氏公司?这名字倒是没怎么听过,上海各行各业的公司多了去,光光是商贸区里注册的企业,至少都有上万家,陈立夫除了那些大企业以及重要企业能够记住名字外,其他的他那里知道啊。

不过陈立夫不知道,自然会有人向他解释!

“这家冯氏公司主要从事内河航运,也是我们上海这边实力比较强的内河航运公司了,我们要开发北岸的消息传出来后,他们就是在此地收购了一片沿河的地皮,说是要建造一家船厂!”

航运公司自己搞船厂?这有点跨行啊!

而且最近几年,造船业虽然依旧火热,但是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因为如今谁都知道造船赚钱,这进来的人多了,竞争自然也就越来越激烈了。

第1244章 一切都是为了吃饱饭

大唐帝国立国之初,也就是李尔必太祖武皇帝时期,可是没有什么发展工商业的国策的,哪怕是太祖武皇帝驾崩后,圣天子李轩继位的头几年,也是谈不上什么发展工商业,顶多就是搞工业而已,而工业也局限在武器制造方面。

大唐帝国真正开始发展工业,是定都肇庆之后,当时为了满足国防工业的需求,大唐帝国开始大搞特高工业。

而后打下广州,为了获得更多的税赋和利润,用以支撑战争,开始进军海外贸易,并顺势成立了广州贸易区。

战争所导致的庞大军费压力,才是大唐帝国早年大力发展工商的直接原因。

而等到定都金陵之后,大唐帝国的国策,基本上已经是建立起来了,以农业为骨,工业为肉,商业为血的三位一体的国内发展策略。

其中,农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粮食产量不高的时代里,一个大国不发展农业,而是一头搞什么工商业,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让广大的帝国子民填饱肚子,这才是大唐帝国现行的核心国策,而其他的政策,大多都是围绕着这一条来进行的。

要填饱肚子,就需要粮食,在有钱都不可能从外界大量进口粮食的情况下,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种植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