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页

出塞战斗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轻轻松松的,反正他们这些步兵,主要任务就是跟在骑兵的屁股后头,维持后勤线,掩护他们的后方。

本来也打不了什么大仗,但是偏偏在返回的路上,因为缴获的各种战利品太多,行军速度过慢,结果被鞑靼人的骑兵跟追了上来。

结果呢,应易康带着第十八步兵团和鞑靼人的骑兵干了一架!

然后,鞑靼人被干掉了,应易康身受重伤,右手臂被鞑靼人的火绳枪击中,最后被迫截肢。

导致毕志安顺风顺水,又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战后论功行赏,被举荐免试进入御学堂就读。

这个赏赐,可是比直接晋身为陆军少校好多了。

如果直接晋升为陆军少侠的话,那么以后基本就没有就读御学堂的机会了,而以后也别指望继续晋升成为将官了,顶多顶多,上校就到头了。

但是能够进入御学堂学习的,虽然要学习三年后才能够在毕业的时候被授予陆军少校军衔,但是以后却是没有了天花板,只要立下战功,成为将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这一个小浪花,让毕志安获得了进入御学堂就读的机会。

同时也是让应易康丢掉了一条胳膊,并且是现在还在第五军的军医院里住着养伤。

上司本来是想让他回金陵的,毕竟丢了一条胳膊的他,已经是不太适合在前线作战了,但是应易康却是没有答应,他坚持要留在西北前线作战。

在塞外丢掉的胳膊,他要成千成万倍的拿回来!

应易康还留在西北,而毕志安却是已经赶回了金陵城,然后入读御学堂陆军分校了。

回到金陵城后,他父亲没有和去年他扶桑返回的时候那样,板着个脸,反而是相当高兴,因为毕志安获得了极为宝贵的进入御学堂就读的机会。

如今在大唐军方,甭管是陆军还是海军,想要成为将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准将,都得先去读御学堂,没有这个就读经历的军官,基本上是不可能成为将官的。

但是报考御学堂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每年众多尉官都是竞争报考御学堂,而每年录取的人数却是不多,比如陆军方面,年份多的时候可能会录取两三百人,但是有时候,也就只录取百来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