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流民垦荒

“姓什么?”

“没有姓!”棍子叔小心答道。并不感觉羞愧,穷人哪有姓氏的。

军官抬头看了眼,笑着说道:“征北将军说有了姓名才更有识别度,尽管我不懂这句话的意思。要不你想一个姓氏吧?将来你的孩子也好有个姓嘛!”

“这——将军,小的不识字,不知道姓什么好!”棍子叔有点为难。

“好吧!既然来了咱常山郡就该有名有姓,免得感觉低人一等。征北将军将军已经说了,不知道自己该姓啥的,就统一姓常吧!常山郡的常。你们开荒对策常山郡有大功劳,姓常可让后人记住你们的功绩!”

“好!”棍子叔觉得征北将军说得对,十分感动,顿时眼睛有点湿润。

“常棍子,徐州人!”军官在一张纸上写上这几个字,继续问道:“家里来了几口人?”

棍子叔指着边上的一沧桑女子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说:“加上他们,三口人。那是我婆娘,那是我娃!”

“都叫什么名字?”

“婆娘没有名字,娃娃叫水生。”

“常棍子、常甲娘子、常水生,一家三口,领粮食360斤,铁锹、锄头、箩筐各一个!”军官大喊,随后将一张写有三个名字的纸递给棍子叔。

与此同时,一个甲士推着一个小推车过来,粮食和农具都在上面。

“常棍子,这个推车暂时借你,你可要爱惜,三个月后还这儿来。粮食若不够吃,来这儿借。明年收获了还,不要利息。你推着推车随着领队去开荒营地吧!哪儿有住的帐篷。”军官笑道。

“谢军爷!”棍子叔猛地跪下磕头,并挥手招呼婆娘和娃一起下跪。

推车的甲士立刻托起他,笑道:“常棍子要谢就谢征北将军,这都是将军的意思!将军说:你们家多开点荒地就是对常山郡最大的贡献。”

棍子叔老泪纵横,活了40多岁,从未见过如此恭敬有礼的军爷,也没有见过如此好的将军,一时间手足无措,说不出话来。

“下一个!”军官微微摇头,继续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