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九十七章 放开手脚

海州狸的人员变动,方靖远很快就知道了,特地把岳璃找去说话。

“听说你赶走了林梅儿?”

岳璃点点头,又补充道:“还有两个狸娘也跟着走了。她们是海州本地人,担心在军中待得久了,以后不易嫁人。”

“这样啊……那你没劝劝她们?”方靖远不禁失笑道:“就不怕坏了海州狸的名声?”

“怕什么?走了三个,来报名的小娘子多了一百多个,我现在愁的不是人手不够,而是这么多人怎么训练的问题。”

岳璃微微一笑,唇边的笑靥露出,流露出唯有在他面前才有的几分稚气,“我可是跟大家说了,无论嫁不嫁人,先生都会管我们的生老病死,了却后顾之忧,谁还会在乎嫁不嫁人呢?”

“呃……这……”进展有点出乎方靖远的预料,也不知该说是好是坏,其实按照赵昚和大宋如今的政策,不光是要求鼓励婚嫁,甚至还鼓励寡妇再嫁,就是因为先前的战事和灾荒中,大量男丁损失,如今连很多重体力劳动,如耕种养殖都是女子在做,之所以他在朝堂上怼得那些老臣们哑口无言,很大一部分也与此有关。

可以说,没有女子们顶下的这大半边天,南宋的经济也不可能恢复和发展的那么快,更不用说那些农家士子们的进学之路,几乎都是靠家中老母和娘子耕种纺织女红一点点攒出来的,原本他们都已习惯并视之为寻常,甚至还觉得让她们守贞,是为她们着想,可被方靖远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弊病后,哪怕昔日再顽固的老夫子,最后也偃旗息鼓,不在此事上再与他纠缠,才让临安和大宋的小娘子们可以继续自由的生活,撑起家中生计的同时,也撑起自己的底气,走出后宅的局限,就能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找到更多的出路。

可他支持的是娘子们自由发展,读书工作和开阔眼界,并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避免婚后困于后宅失去自我,不等于彻底不婚不嫁啊!

他斟酌了一番,还是忍不住说道:“其实,我说养老之事,不光是海州狸,一些失孤的老人和孩子,还有退伍伤残的士兵,我都在想办法安置,并不是说,让你们都不要嫁人了。这世上固然有李嘉那样的白眼狼,但也有章玉郎和霍千钧这样的好男儿,能遇得良人,成家育儿,亦是一种幸福。”

“那先生呢?先生可曾想过成家之事?”岳璃忽然问道:“先生既然觉得成家育儿亦是乐事,为何蹉跎至今?”

方靖远一怔,正好对上她清亮的眸子,忽然觉得有几分不自在,轻咳了一声,避开她的视线,顾左右而言他:“近日福安堂和抚孤院都收容了不少老人和孩子,我找了几个本地的读书人和教头给那些孩子上课,教授他们读书识字和基本的拳脚功夫,你看是否安排狸娘轮值也给一些小娘子教点本事,无论她们将来做什么,有一技之长傍身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