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九级浮屠

“使君小心!——”魏胜听到动静,一回头就看到那小沙弥推人的举动,不由大惊失色,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一脚踢开那小沙弥,却见方靖远安然无恙地错身避到了一旁,正拍打着身上蹭到的墙灰。

“拿下他,还有下面的黑面僧,封禁海清寺,好生问问这些和尚的来历。”方靖远看着那已吐血到地的小沙弥,冷笑道:“为什么总有人自不量力,以为本官真是那等能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吗?”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这四壁都是窗,九层高塔上,万一“失足”坠塔,那真是救都没法救。

他既然敢上来,自然早有防备,若是这么容易就中招,他早不知死多少回了。

那小沙弥被魏胜重伤,趴在地上已爬不起来,一双眼兀自充满仇恨地望向方靖远,嘴里叽里咕噜地吐出一串金人话语,接着两眼一翻,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魏胜不由愕然,“这是……金国奸细?使君小心,楼下有人上来了。”

他们两人只带了两个随从进来,如今那两人都守在楼梯口,紧张地望着楼下。单听那沉重而杂乱的脚步声,就知道上来的不止一人,可这座塔内部空间并不大,一层四五个人都已经觉得有些转不开身,若是再多几个……怕是要挤爆了吧?

“来者何人?请留步!”

听得两人的劝阻,来人不但没停下,反而大笑着说道:“你们又是何人,敢在这里挡路?这九层塔又不是你家的,好狗不挡道,还不给爷让开——”

魏胜闻言上前一步,将方靖远护在身后,朝楼梯处望去,只见一个彪形大汉正由下而上冲过来,将守在那的两个随从生生撞开,朝着他这边望了一眼,就高声叫道:“我要见的是塔顶的仙人,你们休想拦我——”

“放肆!”魏胜眼见手下被他撞到下一层去,生死不知,火冒三丈,当即拔刀朝他砍去,“哪里来的狂徒,胆敢行刺使君——”

“哎哎哎我不是刺客——”来人没想到刚上楼就遇到当头一刀,也吓了一跳,就地抱头一滚,“住手住手!别误会——”

他偌大的身子堵在楼梯口,被撞下去的随从还没上来,跟在他身后的几个“游客”已跟了上来,眼见魏胜“打”倒了前面的大汉,交换了个眼神,拔出身上的刀剑,就朝着魏胜和他身后的方靖远冲去。

“噗噗噗!”

三支利箭几乎不分先后地从窗□□了进来,正中冲在前面的三人眉心,他们连喊都未能喊出一声就倒在地上,后面的人眼见不妙,转身要逃,却已被楼下涌上的士兵堵住,抓了个正着。

只有那最先冲上来的大汉还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抱头痛哭:“不要杀我啊啊啊!我只是被喊来看神仙的——跟他们不是一伙的,真的!”

方靖远却走到窗前倒挂金钩式倒悬在塔尖飞檐上,手持弩机的岳璃面前,轻叹一声:“不是让你不用来吗?这几个人,我和魏将军应付得了。”

岳璃早就藏身在塔顶飞檐下的重梁之间,寻常人根本发现不了她的存在,直至危急时刻才出手,此刻听他这般说法,也不回答,只是身形一转,又翻回塔尖上,白云沧海,皆在脚下,可心思却不知何时系在一人身上,百转千回,如何能诉?

“阿璃?阿璃?”方靖远不想她说走就走,唤了几声不见答复,喃喃自语道:“真生气了?”

魏胜没注意到他这边的情况,只是让人将尸体抬下塔去,连那大汉一并押下去审问。

那大汉一个劲地叫屈,直说自己是海州某海商族人,搬出父祖名号来,魏胜也不予理会,直接命人押走。

这些蠢人被人煽动做了挡箭牌尚不自知,谁知道就算他没事,他身边的人是否有问题呢?方使君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结果这海清寺里就布下几重危机,若不是有人走漏了风声,就怕是这里早已成了贼窟。若是如此,他哪里还敢轻易放人,留下任何隐患,致使方靖远真的遇刺受伤或身亡,那对他对海州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

方靖远叫了几遍都没见岳璃的动静,到窗前又看了看也没找到她的藏身之处,不解她为何突然生气,也只得任由她去了,自己跟着魏胜一起下楼,先处理这边的事再说。

等他下到塔底,看到那黑面僧和几个沙弥都已被绑了起来跪在塔前,正瑟瑟发抖地向魏胜求饶,方靖远却忍不住回头朝塔顶望去,只见塔顶似乎已没入云间,在蓝天映衬下,隐约可见那舍利塔尖上站着一人,身形纤细,轻盈灵动,倏忽就消失在云雾之中,真如腾云驾雾的仙子一般。

真·会玩。

方靖远无奈地笑笑,徒弟非要跟来保护自己,不答应都不行,闹点小脾气,也属正常。不知何时起,他发现岳璃不再似一开始那般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地对着他,会管他会有意见会有脾气,不似原本那个伪装得忠厚老实的小兵,越来越像个正常的有个性的女孩子,是不是说明他的开导和教育成功了?

不管怎样,她开心就好。

那黑面僧人也是收了钱安排那个小沙弥负责给魏胜和方靖远带路,哪想到这竟是个杀手不说,那看似普通的中年大汉和形容俊逸的文生竟然是海州城一武一文的两大头脑,顿时就吓得瘫成一滩烂泥,一口气什么都招了。

其实在三十多年前,海清寺就已经荒废了。金兵攻陷海州时,有百姓逃难到海清寺中,寺中主持收留了其中一些老弱妇孺,结果被追来的金兵围寺封门,要求交出伤兵和藏在寺中的妇人。

那几个伤兵早已被主持剃度藏在寺中,不想竟是逃难的百姓中有人认出他们是海州城守城将士,将其出卖,招来此祸。主持和伤兵带领寺中僧人抵抗金兵,让人带妇孺逃往后山,藏在后山的一处溶洞中。

等数日后金兵散去,百姓们再到海清寺时,发现大雄宝殿已成废墟,主持和寺中僧兵全数战死,以身相殉。

在废墟中众人捡出了一百零八枚舍利子,供奉在全寺仅存的九层塔中,后来又有一游方僧人行至此处,听闻此事,便为众僧做法事超度亡魂后,化缘重新兴建寺院,收留了一些战乱后幸存的孤儿,慢慢形成今日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