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与丁能仁的关系不可能弥合,所以方志诚彻底撕掉与丁能仁之间的遮羞布,平时见面方志诚或许会喊声“秘书长好”,但背地里,方志诚对丁能仁经常是阳奉阴违。

官场便是这样,有时候要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有时候也要谨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道理。

若是你不够强势,便只能被别人欺压。

方志诚作为市委第一大秘,站稳脚跟之后,已经有强势的资本,而且他与丁能仁之间的角逐都在暗中进行,个中滋味只有丁能仁熟知,方志诚做到了“不声张,也不卑怯”,让丁能仁颇为无可奈何。

尽管两人的博弈藏在烽烟尽处,但市委办稍有眼力的人都知道,现在市委办已然分为两大派,丁能仁因为在市委办工作多年,实力根深蒂固,但官场新人方志诚人气蹿升速度异常迅猛,经常可以见到方志诚在各个办公室之间活跃,拉拢势力。

方志诚将秘书一处整理的述职报告初稿交给宋文迪,宋文迪翻了翻,满意地点头道:“王柯不亏是银州第一支笔,半天的功夫能写出这么一份材料,难度很大,实属不易。”

方志诚便趁机帮王柯委婉的说了一句好话,轻声笑道:“王处最近变化很大,妙笔生花之余,管理能力也有所进步,现在秘书一处井井有条,比起其他处室明显高了一个层次。”

宋文迪瞄了一眼方志诚,轻描淡写道:“能仁同志担任市委秘书长之后,工作量变大,尽管工作一直尽心尽力,但也有力所不及之时,我也曾想过找个人,帮他分担分担压力,王柯还是很有潜力,近期我会通知组织部门去考察考察他。”

丁能仁是从市委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升上去的,这段时间以来,他担任市委秘书长的同时,还兼任市委办的管理工作。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一直空缺。宋文迪自然想在这个关键位置上,安插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王柯倒是不错的人选,但此前王柯刚刚由正科级升为副处级未多久,宋文迪不好再度提拔,于是便把位置留着,拖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等王柯身上的关注点逐渐消失,宋文迪再提出擢升王柯的提议,闲言碎语也就没有那么多。

按照年龄与资历,王柯其实早已具备担任市委办公厅主任的素质,不过之前机遇不够好,以至于他在苦逼的文职岗位上默默无闻多年,等到时来运转,王柯的前途突然乍现光明,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当然,王柯之所以能升职,关键在于方志诚。

在银州官场,方志诚是宋文迪最信任的人,因为方志诚原本便是一张白纸,他在成为自己秘书之后,一直尽心尽力帮助宋文迪处理各种问题,度过了许多险之又险的难关。

方志诚的确起到了“福将”的作用,在银州重机、玉湖生态区、打拐事件等工作中,方志诚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巧妙地帮宋文迪化解难题。

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宋文迪对方志诚的信任程度,甚至超过了对邱恒德的信任。

邱恒德之所以站在宋文迪的身后,固然有此前的党校同窗情意作为铺垫,但邱恒德有自己的政治诉求,有自己的政治野望,这也便导致宋文迪或许在表面上对邱恒德信任有加,但骨子里对邱恒德仍有所防备。

而对方志诚则没有必要忌惮,因为自己的仕途之路,直接影响着方志诚的未来之路,所以两人的政治诉求与野望都是共同的,所以宋文迪信任方志诚,会听取方志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