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所以华夏被人成为世界工厂,这其实并非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国民都在从事最基础的劳动,获得的薪水不多,而制造出来的所有商品,都是为其他国家的国民提供生活的便利。

扭转现有的局面,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程度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并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出去。

站在地方发展的角度,想要使地方的百姓生活得更好,也是一样的道理。东台县在未来将以第三产业及科技服务为主,将所有落后的产能全部转移出去,如此一来,才是终极的目标。

东台具有很好的优势,那就是背靠云海,完全可以借助华夏第一经济中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可以将东台比作云海身上的寄生虫,通过吸取云海身上的养分,壮大自己。等到破茧成蝶的一天,一定能够创造出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国家与国家在竞争,城市与城市也在竞争。方志诚有着纵览全局的视野,他不像一般的官员,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不去挖掘市场,延伸触手。这种视野的高度,也决定了东台招商局必定要走得更快,更远!

将思路写成了文档,方志诚捧杯喝了一口茶,发现茶水已凉,站起身提着水壶续了热水,这时座机响了起来,方志诚瞄了一眼电话号码,心中一喜,自己等了许久的电话,终于还是来了。

第285章 富贵向来险中求

邢继科果然还是坐不住了,主动给方志诚打来电话,并让他去办公室坐上片刻。方志诚取了笔记本,夹在腋下,匆匆往县长办公室行去。不知是否因为心境使然,通往县长办公室的长廊显得压抑而沉闷。相比较于县委书记办公室,拜访县长的人极少,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邢继科现在的处境。

众人都知道邢继科与孙伟铭不合,所以只要不是必须的事情,很少来他的办公室。一县之长,做到邢继科这个程度着实有点寒碜了。当然,在官场中这也是常态,风向随着权力的高低转移,若是邢继科是一个强势的县长,也就不会面临现在的窘境。

方志诚分析过邢继科,此人是省派干部,在银州市政府担任过副秘书长,一直都是虚职,没有经历过基层的斗争。作为省派干部,眼高于顶,又怎么能容忍被孙伟铭处处压制,所以他的反抗之心很强烈。

“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方志诚在宋文迪的面前,对他的评价。形象地反应了邢继科的处境,他在能力上跟孙伟铭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孙伟铭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在东台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尤其是在县政府埋下了许多重要的棋子,不只是戚芸,多名副县长都与之有着深厚的感情,岂能是邢继科轻易能动摇的?

关键在于邢继科根本没有谋略手段,与孙伟铭的果断完全不同,他处理事情往往是虎头蛇尾,遇到困难往往便执行不下去。

其实与孙伟铭过招,对方并非没有一点漏洞,只是邢继科即使抓住了,也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久而久之,便如同怨妇一样,只能守在他那小小的办公室内,放出一些狠话。

市里对邢继科原本是寄予厚望的,因为邢继科有省里的资源,又在市政府担任过重要职务,理应在东台县能一展所长,可惜事与愿违,孙伟铭太过强势,让邢继科变成了一个傀儡。

邢继科原本是心高气傲的,但时间过去许久,他发现如果还总是这样,只会任由孙伟铭变本加厉地削弱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他必须要进行变化。

依靠省里的资源,显然鞭长莫及,而市里的资历也不足以他扭转局势,但今天发生的一切,让他眼前一亮。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有站在同一个战壕的人,那就是方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