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页

卢宝娟已经五十岁,比之苏青小不了几岁,方志诚倒也没多想,道:“可以啊,等抽空咱们一起跑步。”

挂断了卢宝娟的电话,方志诚已经全无睡意,他起身换了一套运动服,然后出门准备晨练。

跑了十几分钟,方志诚突然意识到为何卢宝娟今早与自己打电话,这对于自己是个很好的信号,说明现在的常委会,自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尽管自己只是挂职常委,但在曹尧最近这段时间作出的成绩,已经让大家能够认同,同时,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将自己视作王国岳潜在的竞争对手,尤其当曲康慢慢淡出之后,方志诚的作用性更强。

卢宝娟之前在常委会上摆过王国岳一道,与曲康联合,在增补常委会的票选上,让王国岳很难堪,时过境迁,王国岳开始给卢宝娟“穿小鞋”了。

方志诚慢跑至一个树荫下,掏出手机给王国岳拨通了电话。

王国岳有点意外,道:“真是难得啊,你竟然早上给我打电话,看来昨晚让我们彼此亲近不少。”

方志诚淡淡地笑了一声,旋即语气凝重地说道:“对于信访问题,我认为还是得从源头找起,不能单靠舆论引导,那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实际地解决百姓遇到的问题,只是通过营造良好环境的表象,这并不长久。”

王国岳淡淡一笑,他正在阅读报纸,每天早上《曹尧日报》会在四点半左右放在他的案头,这是他的习惯,确保比所有市民都能看到当日的新闻,同时做出一些决策。今天在社会百态板块看到了一条在高速公路上发现一名信访人员的新闻,所以王国岳才会给卢宝娟打电话,反应此事的严重性。

王国岳的本意,只是希望宣传部门意识到每条新闻的政治立场及影响力,如果这条新闻被市民看到,不仅仅觉得此信访人员可怜,对其产生同情,同时还会对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

王国岳道:“你说的道理没错。但还是要顾全大局,作为党报,必须要讲政治,作为宣传部门,必须要打通舆论关系网,为政府执政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我们应该多宣传积极向上的事情,不能总用个人立场简单看待问题。否则的话,会让市民产生误解,在群众中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

方志诚摇了摇头,道:“媒体太过干净,现实就会变得肮脏。连我们自己都不肯说真话,那么老百姓更缺少通道,敢怒而不敢言。一个不愿意说真话的人,那是个人的懦弱,若是媒体不敢说真话,那则是媒体的耻辱。当然,不敢听真话,对一些真相很敏感,则是我们公务人员的失职。”

“你说的没错,但也要区别对待,现在国家对信访工作抓得这么紧,但我们地方媒体没有一点敏感性,主动曝出问题,这不是制造混乱吗?”王国岳站起身,略有些紧绷地说道,“现在曹尧看似平稳,但事实上有人依旧不怀好意……有些人蠢蠢欲动,见不得大好的局面,故意营造恐慌感,唯恐天下不乱。”

方志诚知道王国岳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故意想要媒体的力量给王国岳制造麻烦。

方志诚语气缓和下来,道:“凡事得两面看待,只希望曹尧的媒体环境足够宽松,因为这是一个现代社会,藏着掖着已经无用,政府需要灭火,而不是藏火。”

王国岳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想建一个负责对外宣传的部门,负责各种危机公关的解决。”

方志诚暗忖王国岳在此事上有足够的研究,道:“现在国外政府各级部门都设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一旦出现什么公众事件,新闻发言人会进行公开解释,有任何恐慌,都由官方进行解释。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当群众知道更多的真实信息,就不会有恐慌感,可以杜绝恶意地散播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