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西北缺粮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076 字 2022-10-31

所以历史上江南省变成安徽、江苏,其实就是肥瘦搭配结合,富裕的皖南搭皖北,苏南搭苏北。

盐碱地的恢复,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必须以十年计的时间慢慢来。

不过士绅的有利一面也展露出来,小门小户,人丁单薄的自耕农,既然没有时间和钱财来养地,只有财大气粗的士绅们可以。

“陛下,盐田法虽好,但却只能在南方施行,山东盐场、长芦盐场怕只能如旧。”

赵舒直接泼冷水道。

他说的是实情,山东、长芦二地,乃是围着渤海进行熬煮,北方的天气极差,也只能让盐户煎煮,盐田必定难行。

如此一来,盐田法不行,人力稀缺,紧随其后的盐丁法也定然不行。

甚至,他还有些话没说出来,盐田对于天气和地形较为苛刻,就算是南方也不能全部施行。

“盐田法虽不行,盐丁法却可行之。”

皇帝仍旧强调道:“以雇佣来替代赋税制,远比收盐来得干脆利索,不给那些人留下丁点的漏洞。”

来个形象的比喻,之前的盐户相当于佃户,煮出来的盐大部分交给朝廷,剩余的部分也只能以极低的价格被朝廷收购。

而盐丁法后,盐户却只是地主的长工,包吃包住,相较而言轻松许多。

内阁讨论一番后,仍觉得不行,雇佣成本太高了。

即使盐丁只要三四万人,每月五银毫来算,一年也要近二十万块银圆,而盐税才多少?两百来万啊!

还是之前的无本买卖来的舒服,虽然是牺牲盐户的利益。

不过皇帝却下定了决心,直言道:“盐丁制一出,配合盐田、票盐,每年盐税岂止两百万?最起码千万。”

“到时候,这点银子,就像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内阁也非寸步不让,知晓君意不可违,只能选择妥协:

如果淮盐那邊尝試顺利,才能推行全国。

这般,淮盐的进去到了深层的改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