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别说是1982年了,到30年后,乡镇书记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不可以常理度之。

其实,即便不是奇葩的乡镇书记,陆成才也不想联络。他原本希望的是杨锐有一个农民背景,这样随便给点好处,说不定就是一箱子药,或者一拖拉机化肥,就能把事定下来。

真去和乡镇书记打交道,代价就大了。

陆成才的思路不得不扭过来,问杨锐:“那你怎么想的?这个专利你想怎么处理?我先申明,我这次过来并不知道弗兰奇先生是要来购买技术的,原来以为他只是想见见你,说实话,我也有点好奇能在外国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人。不过,国内是否允许个人出售技术,怎么出售,具体是怎么个章程,我也不清楚。”

“我也无所谓啊,爱咋滴咋地。”杨锐心情安定的很,回答也出乎陆成才的预料。

他才不想不参与陆成才乱七八糟的思想工作呢。反正,只有对方的开价满意,他才会给技术,其他说的再多也是闲的。

国药外贸说破天了也就是一个央企,说有实力是有实力,那也不能为了这么个东西就什么都不管了。他们要是和老外谈出了好结果,杨锐直接去蹭也就是了,否则,他不给技术,这个结果也无法实现。

对有底气的杨锐来说,目前最适合的方案就应该是顺风车。

做技术就有此等好处,你掌握了技术,别人没掌握,你就能吃死他。

真正害怕的是无人关心,无人在乎,那再好的技术也是没用的。但是,好的技术一旦被人看重了,就不用怕了。

制药公司这种秃鹫,可不会因为你说两句话,就把到嘴的肉给吐出来的。

即使这一次谈不拢,杨锐也可以继续发表论文,继续吸引更多公司的瞩目。

有弗兰奇的前车之鉴,想来会有更多感兴趣的公司。

弗兰奇也不会在乎陆成才说的什么国家还是私人的问题,他就是个英国公司的中层干部,级别没到要和中国人讨论社会制度的程度。

在陆成才绕圈子的情况下,弗兰奇终于忍耐不住,直接向杨锐开价,道:“全套技术如果确实能够达到你论文中所描写的产率,我们愿意支付1000元的技术转让费。1000元!”

说到金额,他用了中文,又担心自己说错,还找了纸笔,写了“1000”,并在下方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