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页

国内目前的法制固然不健全,他们如此做,兴许也没有关系。但捷利康是个跨国上市公司,若是一次性的生意也就算了,长期的生意,总是要考虑收益和风险的。

不等弗兰奇说话,来自香港的地区总裁就摇头了,说:“捷利康还是需要考虑到专利问题的,我们只会从目前的专利所有人处购买专利……”

“专利归香港华锐公司所有。”弗兰奇补充了一句。

关主任遗憾的道:“我们可以卖便宜一点嘛。”

他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有多少赚多少的架势。

杨锐暗叹一声:你手里真的是空的啊,捷利康给你钱,还不如给律师,然后陪着我打官司呢。

弗兰奇再次拒绝了关主任,道:“我们继续前面的话题,杨先生,你对技术转让的要求是什么?”

“这些技术,还有继续挖掘的潜力,你们不愿意给溢价,我也不想卖,就像关主任说的,不如便宜点授权给你们好了。”杨锐做的技术壁垒,并非不能卖,无非是价格不够罢了。生物技术在大部分国家的专利保护只有十五年到二十年,只要开价合理,卖了也就买了。但是,在深入开发相关技术以前,卖掉就不划算了,另一方面,技术壁垒的厚度,也会决定价格。

比植物法提取茄尼醇更先进的还有微生物培养,这些技术会进一步更新和提升整套技术的价值,杨锐自然不愿意现在就转让了全套专利。

英方低声交流了两句,这次是香港公司的总裁问道:“授权的要求是什么?”

“一些仪器,再加一辆车。”杨锐已经不想当着国医外贸的面谈交易了。

“什么仪器,什么车?”

“我还没想好,想好再说。”杨锐准备开出80万美元以上的超高价格,正好将新合资工厂的投资弥补回来,也不影响他的实验室补全计划。当然,若是折换成仪器的话,价格会有浮动,他倒是不怎么在乎。

汪副总有点着急了,笑道:“想好再谈也可以,弗兰奇先生,皮尔斯先生,我们还可以合作建厂嘛。”

“我们已经合作建厂了,先看新工厂的效果如何,再做进一步的合作比较好,您说呢。”弗兰奇笑着挡住了汪副总。

杨锐伸了个懒腰,对早就看呆了的景语兰做了个“谢谢”的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