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在这方面,学校也给予了支持,他们想将校名改为“北京科技大学”,自然得有门类齐全的科技专业,学校教师拓展研究范围,最符合这个方向。

涂宪的水平也很不错,前面几篇论文都在国内的高端期刊发表了,算是年轻讲师中的佼佼者,加上他的本科文凭,若是顺利的话,最多两年,他就能评副教授了。

当然,能不能评上,就要看各种软硬实力了。

一篇发表在国外期刊的论文,在这个时期这个专业,绝对能带来最好的机会。

换到北京钢铁学院里的冶金专业里,想评副教授,在外国期刊上发表文章是基础条件,发表三五篇才能让人高看一眼。就是涂宪目前所在的化工系,在外国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的也有十几个,这里毕竟是北京,中国首善之都,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

但是,在钢铁学院尚未成立的生物专业就不一样了,转行做生物的就那么几个人,到外国期刊发表论文的却是一个都没有。走在前面的,总是有好多的优惠。

涂宪搓搓手,心中默念“满天神佛保佑”,方才撕开了信封,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涂宪不在收发室里看,就是担心结果不好,或者自己失态。

躲在自己的实验室兼办公室里,涂宪可以尽情的表达,无论是兴奋失望,还是祈祷的姿势。

简短的信件全是英文,涂宪磕磕绊绊的读了下去,接着看到了两名审稿人的意见:

修改行文!

两名审稿人的意见虽然一致,但他们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其中一名审稿人只是简单的说出了判断,另一人却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段,进而将他论文中几处大的表述错误给点了出来。

涂宪长出了一口气,跌坐在椅子上,才发觉背后已经湿透了。

“没有立刻通过,修改行文也不错……”涂宪露出笑容,转瞬又有些发愁。

他的英文水平极一般,写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找过高人帮忙的,再要修改,又要找人家一次,等于又要欠下一个不小的人情。

“欠就欠了。”涂宪咬咬牙,将信件叠好塞到公文包里,出门扶起自行车就往小卖铺去。

到了地方,涂宪将身上的所有钱都掏了出来,总共八块六毛,买了两罐午餐肉,剩下的钱刚好能买两斤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