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所谓的预定录取,其实就是争夺高分考生的手段,在80年代,90年代,每个学校都会派专人到各个省份,联络当地的高分考生,许诺好的条件,请他们报考自己学校。

而高分考生,自然少不了杨锐这种全省预考第一的学生。至于鸿睿班的其他学员,即使他们的分数能够达到学校的录取线,也是不会被预定录取的。

事实上,预定录取损害的就是低分学生的利益。但在“分分分就是学生的命根”的年月,分数低又何谈利益。

王皓明显看好杨锐,足足说了10多分钟的话,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杨锐等他走远了,才松了一口气,笑道:“这都没考试呢,至于吗?”

卢老师用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眼神望着杨锐,说道:“你以为就学生要排名?学校也是要排名的。”

……

第224章 体检

学校当然是要排名的,有的学校强,有的学校弱,有的是名校,有的是烂校,除了重点和普本的区别以外,自有其内在的规律。

80年代还不兴大学排名,但学生们报考学校,总要有一定的依据。

除了城市和名字以外,拨款的多少,重点学科的数量,博士点的数量,院士等学者的分量,还有高考状元的数量,都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源质量和学校的排名。

尤其是高考状元,能够非常直接的反应出一个学校的受重视程度,社会声誉和美誉度。如果将恢复高考到98年的状元数量做一个排名,北大以85人居首,清华以46人居次,排名第三的中科大是16人,复旦8人,对外经贸大学6人,南京大学4人,人民大学3人……

这样一条线索,在985战略以前,很能体现各个学校的位置。

而要获得这样的排名,自然不能坐等学生上门。

后世的大学自主招生,或者是所谓的特招,都是学校争抢优质生源的法门,80年代也有预定录取的手段。

当然,他们也不是非状元生不要,第一名的事儿,总是难以确定的,但要是有本事把一个省的前十几名揽到手,状元差不多也就到了半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