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杨锐淡然一笑,装作不明白,说道:“十几个人只是能报考重点志愿的人数。志愿报考必须是有梯次的,如果估分在420分以上,就可以考虑报重点,然后低报一个本省的二本作为保底。如果是估分在480分,就可以尝试报一个名牌大学,然后用一个普通重点做保底……”

杨锐趁机做了简单的报考指南。

现在才是83年,河东省的学生是第一次采用考后估分报考的方式,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他现在给姚乐说明一些,也免得她走了弯路。

姚乐这两天除了估分,就是和老师同学商量报考志愿的问题,杨锐的说明虽然浅显,却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姚乐不由自主的点头,说:“我们老师也有这么说,和你说的不一样,但你说的更清楚。”

“你估了多少分?”

“506分。”

杨锐微惊:“不错呀,都考过500分了,你是你们学校的第一名?”

“乐乐读的是一中,他们的年纪第一有550分呢。”姚母此时宣扬,也有警示杨锐的意思。

“妈……”姚乐粘乎乎的叫了一声,说:“是544,今年的物理特别难,好多人都丢分了。”

“544和550分一样的,都能报名牌大学了。”

杨锐才不将550分当回事,笑着点了一下头,说:“544分可报的学校非常多,不过,506分可报的学校也很多的。”

几个人说着话,已经到了实验室。

此时,门口却有三四十人四散站着,见到杨锐,全都涌了上来。

“杨锐,怎么决定了?”

“怎么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