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一位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从后面跑了出来。

杨锐不等郝玉说明,干脆解开纸包,道:“我存钱,正经收入,要不要报备啥的。”

“不用,小郝,愣着做啥,数钱入账。”主任不爽的瞪了郝玉一眼。他猜杨锐是个体户,所以连工作证都没要。

要是按照法律来说,个体户都是不合法的,但那又怎么样,祖国大地现在哪里会没有个体户?

尽管分理处周边的个体户不多,也很少有人存钱——这些人都习惯用现金,并且背着现金袋子去进货。

但从主任的角度来说,钱存进自己的单位才是最重要的。

郝玉委屈的低下头,没法争辩。

主任盯着郝玉将存折做好,交给杨锐的同时,道:“杨先生,其实将钱存成活期是最不划算的,定期的利息要高的多。”

“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钱呢。”

“如果到时候急用钱,可以解除定期的,当然,这样会损失定期的利息,但也就是和活期的利息相同,不吃亏,如果到时候没用上,利息可不少呢。而且,您还可以将款分成好几个账户,比如1000元一个账户,2000元一个账户,5000元再一个账户,到时候,根据你想用的钱数多少解除账户的定期,这样只损失一个账户的利息,其他账户的利息还按定期计算,我们现在一年期的利息是6,就是存一万块钱,一年的利息600块,2万块的利息是1200块,很多呢。”银行主任噼里啪啦一通,登时将杨锐给打蒙了。

柜台后面的郝玉有点吃味的看着杨锐,皮肤比女人都好就算了,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却有这么多钱,600块比她一年的工资都要多,1200块就更扯淡了。

她打量着杨锐,心想:我要是有两万块钱,存银行里就辞职,每个月光花利息就够了。

杨锐再次摇头,拒绝了定期的做法。

银行主任毫不气馁,再接再厉的道:“您如果觉得定期不划算,其实有一个高利息的,国债!国债您知道吧,这个不光是为国家奉献,其实收益也很可观的,当然,时间是长了一点……”

红砖地,小平房内,人民银行的分理处主任,正在进行着80年代的银行理财营销。

国债是银行在80年代唯一的理财产品,由于国债买卖的窗口尚未打开,理论上,国债是要持有30年以后,才能兑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