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

至于学校本身,它对外宣布的科研资金的多少,其实是将学校教授自己申请的金额给包含了进去。就学校本身得到的拨款,却是不够大家用的。

而且,为了支持一些重点项目,学校往往会在教授得到某个级别的资金支持以后,补足剩下的部分,相比年轻教师门申请的学校项目,这部分的资金用量更大。

因此,虽然涉及的资金总量不小,项目申请委员会给予单个项目的资金却不多,申请通过或者不通过,对委员会的教授们来说,都不是很要紧的事。

“从第一项开始吧。”委员会的主席是准院士安林海,他看了看手表,卡着时间宣布开会。

“这是物理系的申请。”右侧的书记员打开文件夹,拿笔在第一个名字上划了一道,说:“申请人李明堂,物理系助教,申请重做两项实验用于教学,申请经费500元,实验分别是……”

申请书写的简单,读起来更简单,30秒念完,主席问:“同意申请的举手。”

围着会议桌的教授们稀稀拉拉的举手,书记员数了数,说:“同意人数过半,主席。”

“给200块经费就行了。”主席将申请经费砍了大半。

教授们无人反对,书记员就此记录了下来。

“第二个。”主席紧接着催促。

书记员连忙道:“这是地质系的申请……”

程仕半眯着眼睛,或举手或喝茶,像是休息状态似的。

到了会议末尾,书记员才说出“杨锐”的名字,道:“这是生物系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今年大一,申请做分子机理相关实验,申请经费……3000元,实验是钠钾离子的活性蛋白验证……”

他并没有将杨锐的简历全部念出来,因为简历已经发给了每名教授,如果想看,都能找出来看。

不过,认真去看的教授并不多。

尽管有人收过杨锐送的单行本,认真去读的也没几个,现在记得的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