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孟亮不自觉的停下了笑容。

办公室里,几名不相干的人也好奇的看着杨锐。

1984年的中国人,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令人畏惧的饥荒渐行渐远,粗粮也离开了城市居民的餐桌,补丁衣服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常例,而粗布也不是主选衣料了。

但是,改变只来得及想进步到此。

现在的主流服装是化纤和棉布的,某些时候,如的确良的化纤衣服还很受欢迎,可像是纯粹的毛呢大衣,甚或设计过的品牌服装,根本就不在普通人的思维领域内。

杨锐的低调奢华,粗看是低调的,细看却是无比的奢华。

小到做工精湛的纽扣和缝线,大到合体的剪裁与衣料选择,皆在昭示着与众不同。

教导处干事贾从军因为职位而簇生的高高在上也被扯落了下来,变成了寻常的询问:“你就是杨锐?”

“是。”杨锐将手从口袋里取了出来。

“你是不是申请了图书馆的工作?”

“是。”

“你申请了图书馆的工作,为什么不听从孟老师的工作安排,而且态度恶劣?”贾从军翻开桌上的一个本子,拿起了笔,在上面打了两个勾,一副我正在做记录的样子。

杨锐看看他,看看孟亮,说:“我没有态度恶劣,至于孟老师的工作安排,我不确定是什么?孟老师,你能重新说明一下吗?”

孟亮皱皱眉,说:“我当时安排你清扫书库,你没听到?”

“我听到了,只是那个书库需要五个人左右来打扫,我一直等着孟老师您找其他同学来呢。”杨锐随口给了一个理由,这种事情,也就是一个理由就行了。

孟亮反而有点被气到了,不屑地笑道:“你这是想凭三寸不烂之舌颠倒黑白?什么叫需要五个人左右来打扫?你就不能先开始打扫?”

“这我没想到。”杨锐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