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

即使理查德的团队做出了更好的大论文,他们也要首先引用杨锐的论文,在将杨锐的论文推到更高的高度的时候,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杨锐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科研竞赛的第一赛程——

胜利!

“《jc》什么时候寄到?”杨锐握紧拳头,头脑无比的清晰。

林伟强微笑的等在边上,说:“特拉普博士买了新刊,亲自到邮局,用航空快件寄了过来,凌晨应该就能到了。”

杨锐忍不住吐槽道:“特拉普博士腿脚都不灵便了吧,他亲自到邮局多慢啊,不如派个人去寄。”

林伟强一滞,哈哈的笑了出来,说:“他还发了电报过来,让我们转交给您。”

电报里,写着一个简单的英语短语:超凡的工作。

杨锐心里涌过一股暖流。

不同他之前的实验,这一次的基因克隆实验,杨锐是做的极其辛苦的。

黄茂不算是新手研究员,但他也不能熟练操作实验室里的所有仪器,不得不和杨锐两个人边琢磨边学习。

何成、李学工等人的参与度不高,但他们的熟练程度更低。

除此以外,这也是杨锐独立进行过的最大型的实验,尽管只是先期的一部分,他们也积累了数百页的数据,辛苦自不必说。

而这些数据,最终放在论文上的,仅仅是6张图和两页纸的说明。

同样的道理,杨锐能够找到的论文,通常也是这样的显示比例。

要从6张图上照抄数百页的数据,那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