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页

虽然杨锐已经两次证明了自己,他在辅酶q10的开发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这毕竟是一项偏门技术,杨锐的含金量远远不能和预备收购的团队相提并论,而两次成功以后又接连失败的研究者不胜枚举。

归根结底,科研本身就是具有赌性的,而杨锐这张牌,明显还不够大到让人下重注。

弗兰奇比总部的评估团队更为重视杨锐,可即使如此,他也不能将数十万美元交给杨锐,而什么保证都得不到。

采用独立承包人的方式,弗兰奇不担心杨锐坑钱,但他担心杨锐过度自信。

如果30万美元用完,开发进度仍然很低的话,前期投入很可能白费,也就没有再投资的意义了。这种情况下,杨锐固然是浪费了时间,捷利康的30万美元也是打水漂了。

为此,弗兰奇始终坚持5万美元,至多1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接着根据研究进度拨款。

这倒是欧美常用的拨款方式,名校的教授们固然不屑于此,至少不屑于几万美元的起步价,但是,普通高校的教授,或者名校的青年教师们,还是很乐意接受这种方式的。

再怎么说,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款子了。

可惜,杨锐并不愿意不停的公布自己的进度。

因为他原本就没有计划按照正常的进度来做辅酶q10的研发。

直到第二天,杨锐和弗兰奇之间的分歧仍然没有解决。

“出去转一圈吧。”杨锐在院子里呆的气闷,决定将谈判暂且放一放。

弗兰奇也有同样的想法,立刻响应道:“我早就想看看你的家乡了,等我换一双舒服的鞋。”

作为一名胖体空中飞人,弗兰奇随身携带的装备相当齐全,他从箱子里找了一双慢跑鞋,慢吞吞的换上,然后在地上跳了两下,笑道:“可以出发了。”

杨锐怜悯的看了一眼那色彩斑斓的运动鞋,自己找了双旧鞋,裹上大衣往外走。

相比于西堡中学所在的西堡镇,西寨子乡更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