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页

“这么着,杨锐和捷利康的关系,岂不是坏掉了?”郑建明想到此点,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眼睛突然又有了神采。

他之所以退步了,段华之所以进步了,表面上是因为省府的支持,而根本性原因,还是捷利康甩着投资的红萝卜。这年月,别说是河东省这样的内陆省了,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广东福建这样的沿海省,看到投资都要坐不稳,带着大投资来的,比如香港的李嘉诚,台湾的王永庆,美国的洛克菲勒(孙),那都是要国务院外交部打点了精神,受到二代目亲自接见的且谈条件的。

没有捷利康支持的杨锐,或者段华,算得了什么……郑建明看向段华本人,嘴角强忍着不笑出来,心想:有一个鼠目寸光的外甥,你也就这样了。

段华笑笑没吭声。老厂长咳嗽一声,道:“就事论事,咱们先关心西捷厂的情况。”

“厂长说的是。”郑建明微微低头,心里渐渐又涌起了希望。

……

第403章 经验公式

“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刚从北京飞过来的拉德尔烦闷的抽着万宝路,烟屁股丢了一地。

“不知道,运进去的物料看着都挺正常的,主要是茄尼醇,还有一些乙醇、丙酮,都是常用的溶剂,量也不大。”同来的英国人没什么精神的样子,他们或者是连夜坐飞机过来的,或者是凌晨出门,都困乏的厉害。

拉德尔又点了一支烟,问:“精制茄尼醇吗?哪里产的?”

“当然是精制茄尼醇了,中国产的,咱们公司投资的,从……”这位看了看手里的纸,评了一个“云南”出来,道:“那里有烟草企业的配套工厂,生产粗制茄尼醇,再运到……”

“知道了。”拉德尔懒得听下去,又问:“其他的东西呢?具体有多少?”

“不知道,现在还进不去,杨的律师看着呢,这些资料还是中国人自己提供的。”

“核实了吗?”

“核实了,中国官员不在乎这些。”都是在中国地区呆了一段时间的技术员,英国人对中国官员的秉性也熟悉了。当然,大英帝国的官僚也是一般的做派,这让英国人更容易理解中国。

拉德尔跺跺脚,道:“没想到一个中国人这么快就找来了律师,他出发的时间得比我们还早,唔……杨锐封锁了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