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页

直接招募大一的学生更难,因为大一还没开专业课,更是一点都用不上,只有少数人才能自学成才,所以杨锐、胥岸青等人刚入校才会变的抢手。

贺全贵考虑事情的角度和杨锐不一样,低声道:“我们前段时间不是去华锐实验室做钾通道的项目?实验室里人手不够,唐教授让人招的,对了,他还又加了个助教,姓张,现在负责管理我们。”

杨锐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他在做钾通道的研究,结果把唐集中的人手给几乎拉了个干净,以至于他得重新招人。

贺全贵是个极聪明的人,看杨锐的表情就知道怎么回事,笑道:“没事儿,大家去申请跟你的时候,唐教授高兴的和什么似的,你可是做出了一篇cell。”

钾通道的论文是挂着唐集中实验室的名字的,杨锐虽然占了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的名字,没有给唐集中署名,但署了实验室的名字,对唐集中的帮助也很是不小。

最起码,唐集中再评国家级实验室就硬气不少了。

同为竞争对手的中科院、清华等等科研院校里,免不了要有发表过顶级论文的选手。就是北大内部,蔡教授的实验室也有好几篇顶级论文在列。

不过,曾经发表的论文在个人简历中意义非凡,在实验室评价中,最近三五年的成果其实更受重视。因为实验室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三五年没有好的成果,说不定是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落后了,也有可能是成员发生了大的变故,在这一点上,国内国外的评价标准都是相似的。

《cell》也是杨锐迄今为止的巅峰了,说到这个,他也是面露笑容,道:“幸好做出了成绩,要不然都不好去见唐教授了。”

“唐教授当时肯定没指望着你做出cell,能发表一篇《jc》,他就满足了。对了,你现在写的这个,准备发表到哪里?不会又是《cell》吧。”

“怎么可能。”杨锐失笑:“也许《jc》吧,如果不行的话,就再把目标放低一些。”

一个月内的短平快论文,就不能指望《cell》会接收了,事实上,钾通道的论文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对顶级期刊来说也是短平快了。

贺全贵啧啧两声:“我要是能发表一篇jc也满足了,可惜张老师拉着我不放。”

“没人帮忙,他估计忙不过来,能者多劳吧。”杨锐安慰的拍拍贺全贵。就两人的交往来说,贺全贵算得上是一只合格的头犬,在实验室里确实能帮得上不少忙,他原本也是希望贺全贵能过来的。

两人随性的说了一会,将午餐的半个小时消费在了食堂里,再回实验室各忙各的,从午餐到晚餐之间,是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的。

事实上,到了晚餐时间,杨锐也没得到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