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那么,杨锐会不会因为节省时间,或者节省资金,而做出论文造假的事?

蔡教授不愿意这样想,但是,那些才华横溢,前途似锦的年轻人,突然之间做出看似令人无法理解的作弊的举动,并非是没有先例的。

科研的残酷,使得这个领域的年轻人,就像是向机枪阵地冲锋的士兵一样,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冲过长滩,获得嘉奖,进而成为军官。运气不好的,或者逗留不前的,结果都是被淘汰。

如果时间紧迫,如果资金紧迫,研究者就必须在两难中做出决定。

蔡教授想到这里,摇摇头,道:“咱们还是要支持杨锐,先不要胡思乱想。现在引用杨锐的论文这么多人,不乏生物领域内的著名人士,总不能说,这么多人都是睁眼瞎吧。现在才一个多月的时间,重复实验做不出来有什么奇怪的。杨锐当初做了也有大半年吧。”

“说的也是。”刘院长笑着摸脑袋:“我想多了。”

“所以我才说,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看咱们这边有厉害的论文和学者冒出来了,他们就要说怪话。”蔡教授话是这么说,但脑海中还是不禁有阴云密布。

过了一会,蔡教授说道:“咱们学院不是有在做这个课题的人吗?你关心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有没有需要咱们支持的地方。”

刘院长理解的道:“我明天就去问。”

停了一下,刘院长又问:“引用奖励的事,怎么说?”

“先放一下……”蔡教授迟疑了一下,道:“我明天去老唐的实验室逛一圈,看看再说。”

从侧面了解一下杨锐的新研究,也是不错的选择。

……

第502章 士气

蔡教授每天都起的很早,八点钟以前,他首先完成自己实验室的巡视,然后检查几个自己最关心的项目的进展情况,接着开始给各个课题组的例行答疑,并解决问题。

他本人是科学院的学部委员,理论上,比后世的院士还要高大上一些,特别是政治权利,学部委员拥有的更多一些,正因为如此,蔡教授的实验室里管理着多支课题组,这些课题组出了成绩,通讯作者都是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