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页

他没见过卡着自己的办公室张主任,也没兴趣知道,一所大学里,自称或尊称主任的太多了,他只是正好碰上的那一个。

对杨锐来说,他希望这次以后,自己不会再遇到张主任刘主任李主任。

鲍德温乐呵呵的挂了电话,开始思考措词。

他不喜欢杨锐写论文的方式,但这并不妨碍他了解杨锐的实力。

鲍德温曾经见过自己的一名同事,就因为与一名印度尼西亚大学的教授建立了良好关系,进而被认为是印尼通、东亚通、亚洲通,并总是因此在办公楼里占据话语权。相较而言,鲍德温更喜欢杨锐这样的学者——是的,一名在西方权威刊物上频繁发表高端论文的学者,他有能力伤害可口可乐,恰恰证明他有话语权的优势,至少在中国地区,他的能力突出,同时了解可乐和中国。

鲍德温毫不犹豫的拨通了电话。

……

第523章 群攻

杨锐也没有坐等大使出现,万一人家不出现呢,万一人家出现的晚呢,万一人家要找机会才出现呢。

比起可怜的科研狗,杨锐第一强的是论文和研究水平,第二强的是有钱。

这两点,杨锐都准备利用起来。

对于第一点,行政官员一般是看不到眼里的。一名学者如果试图向行政官员说明自己论文的必要性,或者本人的研究水准,那根本是对牛弹琴,就比如曾经的北大校长马寅初,1907年的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仅就学历一栏,完爆100年后的绝大多数海龟——光是哥伦比亚的博士学位一项,全中国的大学随便找工作,北京以外都不用面试,北京城里,有资格挑挑拣拣的学校,也就那么几所。

但就是这样的教授,说被逮捕就被逮捕,说被批判就被批判,没人和你讲学术。

然而,学术观点不能直接影响行政官员,但在现代社会,它总能间接性的发挥作用。

尤其是与第二点结合起来的时候,前者的指导意义就变的无穷大了。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