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页

就这,都是蔡教授便宜行事以后的结果,如果是正常的流程,杨锐想拿到这5万元,先得弄出一整套的实验计划,说明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花销,然后才能按期拿钱,自然,拿钱以前,还得接受检查。

总而言之,从政府拿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许多的知名教授,在身价增长以后,都有拒绝拿国家资金的情况。因为相比于其他组织,政府资金是最古板的那种。

若是给的少了,真不如不拿。

国内的情况也是差不多,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像是蔡院士这样的,声望卓著,拿的资金不多,受到的管理反而更少,他帮杨锐拿到的钱,也可以绕过一些必要或不必要的程序。

另外,就国内的现实来说,五万元是真的不少了。

可就国际的现实来说,五万元是真的少。

然而,科研从来就不是国内的事,像是“填补国内空白”这种明显是重复已有实验的行为,杨锐真是懒得去做。

但要是想填补国际空白,5万元的首期,对于一间崭新的实验室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算上十几万的基建费用也是一样。

好在杨锐还有其他的来钱渠道。

首先是来自可口可乐的15万美元,这笔钱是不方便进入杨锐的华锐实验室的,但进北大的独立实验室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国医外贸也曾给了杨锐一笔人民币的经费,杨锐之前用了大半,但也还有近十万元剩下。

蔡教授代表北大给的60万元的经费,剩下的也有十几万。

这些钱统和起来,能把杨锐的实验室提高不止一个档次。

虽然还是比不上唐集中的实验室,但杨锐有别的办法,他是集中资金买大设备。

出自ge公司的全套氨基酸分析系统,送到校园里的第一天,就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唐教授实验室里的谭助教,盯着工程师安装系统,读着说明书,口水就流了下来:“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利用h和温度的变化梯度洗脱,茚三酮衍生显色……真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