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页

边建明眉头紧皱,看了看帮忙端茶倒水的小陈,道:“行程是组织规定的,我还是定两间房,你最好晚上十点以前归队,免得遇到查寝,说不清楚。”

姚悦瞪大眼睛,极度无奈:“都到北京了,谁来招待所查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边建明语重心长,国字脸上满满的是正面人物的担忧与认真。

……

第567章 刷三观

“这人是怎么来的?”杨锐将姚悦扯到一边,很是无奈,心想:国字脸的仁兄,难道不知道他到北京来交流,是沾了自己的光?

姚悦也是没办法的表情,道:“边建明是边教授的儿子,我们学校的化学教授,好像挺厉害的样子,他给边建明争取了这个名额。边建明自己……怎么说呢,他就是个预备党员。”

“一般的党员也不这样吧。”杨锐皱眉道:“他在学校不会和同学格格不入吗?”

别看是80年代,大学里的自由气氛一点都不弱,公开讨论布拉格之春的学社数不胜数,入党依旧受到欢迎,是因为党员背后的政治与经济优势,而非入党申请书上的语言,在这个思想动荡的年代,边建明怎么看都是怪人一个。

姚悦轻轻摇头,道:“他在学校实验室里的时候不怎么说话,我也是出来了,才知道他是这样子的……什么都想管。”

“那就别理他了,自生自灭去吧。”杨锐说完停了一下,道:“得震一下他,让他先歇两日,帮他重新刷一下三观。”

杨锐于是站起来,招手给小陈道:“你帮老苏入一下账,研究经费别搞混了。”

小陈于是将身上的背包取下来,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十万元,开始跟苏先凯核对。

如果是电影里拳头高,一臂长,半臂宽的小公文箱,最多放40叠钱就满了。有百元大钞的时代,放40万就塞满公文箱了,现在只能放4万块。

不过,现在的四万块的震慑力,可是比40万强多了。

2000年以后,尤其是08年以后,当普通中国人说起大额开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卖房子。一套房子在大城市动辄卖出几百万,在小城市也能轻松卖出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