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页

科研世界的体力劳动狗,连人都算不得,又哪里有资格拿奖拿钱!

自萨兹和瓦克斯曼以后,各国实验室也都更新了实验室守则与合同,范本数不胜数,岳庭和公司律师了解了杨锐的心理,就各自忙开了。

当天晚上,岳庭与公司律师分别与杨锐碰头,修改合同。

第二天早晨,黄茂等人重签合同以后,开始参与到cr项目中。

他们的确没有参与过cr的发现,放弃相关权利亦是理所当然,此外,他们也不会像杨锐似的,意识到cr的强大潜力。

在杨锐的要求下,除了黄茂和涂宪继续他们原本的项目以外,王晓芸、魏振学、李文强、段波、张学通都陆续加入了cr项目组。

他们的工作是以最高要求的“黄金准则”完成一次cr实验。

黄金准则要求从1微克的人体dna中,扩增某个单拷贝基因。

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对第一代cr技术如此,对刚刚接触cr的李文强等人也是如此,对负责生产寡聚核苷酸等原料的张学通更是如此。

杨锐则开始独立的撰写论文。

不像是钾离子通道项目,cr技术很简单,简单完美,底蕴悠长。

……

第587章 出国名额

杨锐在论文完成以后,让专利律师们看过以后,才寄送出去。

寄送的目标,则被杨锐选为了《nature》,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自然》了。

与《cell》相比,《自然》的大众影响力略胜一筹,不仅仅因为它是老牌的自然科学杂志,也是因为《自然》的涉及面更广,举凡是自然科学类的论文,都可以刊登到《自然》杂志上,使得它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