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页

“没有清代以前的?”杨锐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侄子。”王永向老郑解释了一句。

老郑点点头,这才答道:“明代的在里屋,价格也贵,不划算。”

“多贵?”杨锐脱口而出。

老郑有点奇怪,但还是回答:“总得好几百块,要我说,画的都差不多,我这里的可便宜的多。”

杨锐心道:等到日后,价格差的可更多。

明代字画,名气稍逊者,每平方尺的价格也动辄数万元,若是有名的画家的代表作,每平方尺的价格会飙升到数十万元之多。

1平方米是9个平方尺,换言之,长两米宽一米,或者长宽各一米的明代字画就要几十万元人民币,若是再大一点,或者名气再大一点,价格就更高了。

想到此处,杨锐再看一溜十几个大柜子,心里已经仿佛长草了一般。

第630章 买画

杨锐知道拍卖会上,一些名人字画轻易就上千万,乃至于上亿。当然,这样的字画,每年亦是屈指可数,而且多数属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王羲之、米芾或者唐伯虎,董其昌……

但杨锐非常确定的一点是,如明代的字画,再便宜也不会便宜到几万块去。

而这家营业部里对字画的要价是多少?几百块而已。

轻轻松松上千倍的涨幅,弄不好就是上万倍乃至十万倍的增值,让杨锐看着这些柜子,脑袋里翻腾着各种主意。

“杨锐,你看这两幅怎么样,都是吴昌硕的墨梅。吴昌硕是民国间的大师,最善画梅,他称画梅为扫梅,有点像是米芾说的‘刷字’。吴昌硕自称是‘苦铁道人梅知己’,自己栽了几十株梅花,天天看,天天画……恩,他画的梅花是多了些,但还是好画不错,我看这两幅立轴就很出彩,应该是吴昌硕的高明之作了……”王永滔滔不绝的说起自己选的画,看的出来,他是确实喜欢。

“那就它们了。”杨锐没有意见,反正都是拿去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