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页

看旁边管财务的副校长的脸色,就知道有多难了。

“第二个是克隆方面的研究,时间可能更久一点,我想做些类似核移植方面的工作。”杨锐腼腆一笑。

核移植说的是细胞核的移植,从发育到后期的胚胎中取出细胞,然后将该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去核卵中,就是克隆技术的早期设想,诞生于1938年。

从1938年到1984年的46年间,希里格斯和天津金用蛙的胚胎核完成了这个构想,接着约翰戈登得到了更好的结果,再然后,是伊尔门泽和霍佩用鼠的胚胎细胞核培育出了克隆鼠,从而将核移植实验扩展到了哺乳动物的范围,最后,是今年的施特恩维拉德森,用羊的未成熟胚胎细胞核,培育了一只羊。

在1984年,维拉德森的工作还是很引人瞩目的,蔡教授立即想起,问道:“你是想做哺乳动物的核培育?”

既然羊培育了出来,那猪狗羊马牛还远吗?这种刷顶级期刊的机会是大家最喜欢的了,蔡教授自然以之猜测杨锐。

“是类似的技术。”杨锐当然不能说,我想搞克隆羊多利。克隆羊多利用的可是体细胞,与胚胎细胞的区别在于,胚胎细胞天生就是用来诞生下一代的,体细胞却是隔大好几十天就有可能被搓澡巾搓下来的产品。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克隆羊多利简直石破惊天,要不是这样,一项38年就提出的技术,何至于到了97年刷脸刷遍全球。

但是,就算只是细胞核技术,难度也是极大的,维拉德森身为丹麦人,能被蔡教授知道,自然是因为他做出了世界性的成就。

这样的成就,在生物学界有个统称,叫“贵”!

校长是了解这些的,不仅打起了退堂鼓,说:“克隆研究与基因测序之间的关系比较远吧,同时开一个基因测序的项目,再开一个克隆项目,加上离子通道实验室原有的离子通道的项目,会不会有些太分散了?”

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别说是多一个克隆多一个基因测序了,就是离子通道的项目,往深入里做,几十亿的经费都和玩儿似的。

基因测序更不用说,花了一万多亿美元还没有做完,是全世界各国烧钱烧起来的,要不是有钱人怕死,医药公司财大气雄,人体基因组计划做到2030年都不一定能完成。即使如此,美国法院还是批准了基因专利的案件,让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可以将测序的基因当专利来申请,不是花钱花的太多,法庭也不会这样判。

但从杨锐的角度来说,长期项目就是为了深入研究,而且,他本人的志趣更倾向于奥本海默似的研究方向,自然是项目越大越广越好。

思忖片刻,杨锐道:“我在克隆方面有一些想法,我觉得比较有价值,想验证一番,学校如果能够支持的话,以基因测序的条件为标杆就可以了,我觉得,能做出有价值的东西。”

“只是验证的话,或许可以先单独开支一笔?”分管财务的副校长都要流冷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