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页

校长的笑声,在大礼堂上回荡,下方是寂静无声的人群。

在学校里呆的久了,哪怕不是专门做学术的职工也知道,科研竞争是有多残酷。

对大部分的中国学者来说,科研竞争是仅止于中国的,不同的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竞争,是大家最常遇到的情况,即使如此,为了避免竞争恶化,上级部门还要经常调整不同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而调整的方式,往往是大鱼吃小鱼,小鱼靠边站的模式。

小鱼们自然是不甘心的,但结果却往往不会有所改变,因为在学术界,相对于学者本身的素养,科研投入的差距也许更大。

而科研竞争不像是商业竞争,商业竞争有共存有妥协有分庭抗礼,而科研竞争,通常只有一个胜利者,永远都有无数个失败者。

此时,听校长描述杨锐与理查德之间的科研竞争,许多人一时间都是想的痴了。

不见血的战场里,流的是科研者的心血。

校长非常有演讲技巧的停顿了15秒,就在所有人都抬头,等待他继续说下去的时候,校长用很有魅力的语式,道:“但是,杨锐赢了!”

礼堂内,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中国少年对美国教授,这就好像瘦弱的霍元甲对壮硕的俄国大力士一样,国人有着先天的倾向性。

如果不是在学校,如果不是面对着教职工们,礼堂内说不定已是欢声雷动,拍手叫好了。

校长笑笑,又道:“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想要知道真相。什么样的真相?”

这一次,校长没有再吊人胃口,快速的道:“第一,理查德与杨锐几乎同时开展了克隆突变基因,探寻钾离子通道的研究,如此之巧,为什么?第二,北大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合作,为何突兀的展开,又突兀的结束?第三,两者之间的竞争,是否公平公正,是否受到了干扰,如果有,是谁在干扰竞争,又是为什么干扰?”

听到前两点,庞暮尚能强行镇定,但听到第三点,他就真的色变了。

不止是庞暮,在场的教职工们,听着校长如此一二三条的罗列,亦是议论纷纷。

“静一静。”校长在台上虚压两下,道:“我说要知道真相,但真相不是开会就能知道的,为此,我决定组建一个调查组,彻底的调查此事,为杨锐同学正名,也还我北大一片碧朗晴空。”

“咚咚。”庞暮被骇的连退两步,撞到后面的人才跌跌撞撞的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