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页

论文和学术著作的关系,就像是武功招式和武功套路的区别一样。招式专注于其本身的杀伤力,套路则专注于招式之间的联系。

当然,为了让套路发挥更好的效果,有时候也要在套路中发展新的招式。

如果是看其他学者的学术著作,蔡教授是不会去花费时间做验证的,可杨锐的著作就不同了。

一方面,他是北大的自己人,另一方面,蔡教授读了杨锐的论文以后,很有感觉。

于是,被蔡教授抽调出来的科研汪就惨了。

原本的工作自然是不能停的,甚至工作进度都不能慢,因为实验室是一环套一环的,你这边慢了,影响到的可不是自己一个人或者一个实验组,所以,抽调出来的科研汪依旧要保持原有的工作进度。

而抽调出来的工作,自然要加班完成了。

84年的实验验证,不说做实验的部分,就是搜索资料的部分,就能烦的人不要不要的。

这其中最惨的是蔡教授手下的研究生赵宣锦。因为是高年资的科研汪,赵宣锦由此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带领两名本科生,每天加班四五个小时在图书管里,希望将杨锐的《基因组学》涉及到的资料尽可能的找到。

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这是一份硬活,尤其是佐证,因为不牵扯到文后的参考资料,更是恐怖的工作量,你得靠翻书寻找佐证,或者纯凭记忆。

赵宣锦忙了三天就不行了。

但他想了个办法。

他问了好几个朋友,继而在周三的中午,蹲守在生物系的宿舍楼后,一直等到杨锐出现。

“杨锐,杨同学,请等等。”赵宣锦等了四个小时,等的腿都麻了,却是终于看到了杨锐,刷的冲了出来,迫不及待的喊住他。

杨锐手里兜了两只鸡腿,好奇的看着赵宣锦。

“杨锐,那个……实在不好意思,我有点事想麻烦你,恩,是挺大的事,但我确实要您的帮忙……”赵宣锦越说越紧张,又连忙道:“我是生物系的研究生,今年大二,跟着蔡教授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