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页

“要不要去喊一下杨锐。”王永教授也稍微有些焦急了,像是长辈埋怨晚辈似的,道:“杨锐也是,这么重要的事,也不知道早一点过来的。”

“也没有提前通知院系,要不然,我们帮忙招待也行。”办公室的秦主任迅速的撇清责任。

“没关系,老刘不是在谈了。”蔡教授一句话就解决了议论。

几分钟后,刘院长健步如飞的返回了人群。

“你们肯定想不到,肯定想不到!”刘院长说话都比平时快了三分。

“诺顿出版社来了两个人?”王永教授第一时间想到这个答案。

刘院长一愣:“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王永教授以为自己说对了,于是道:“老许见过诺顿的另一个人,刘院长还这么高兴,说明诺顿来了两个人,对杨锐很重视吧?”

“有点像,但不对。”刘院长失笑,又稍稍压低一点声音,道:“这位确实是出版社的,但不是诺顿出版社的。”

“咦,那不是来找杨锐的?”

“还就是来找杨锐的。”刘院长得意的笑了起来,说:“你们记得利奥教授吗?芝加哥大学的利奥教授。”

“当然。”在场的都是生物学教授,脑袋稍微一转,就将芝加哥大学的利奥教授和他的生平联系了起来。生物学的顶层圈子就那么大,尤其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往往只有一两个人,你看的著作和论文上面全是人家的名字,就是不用心记,也总能记起来的。

“和利奥教授有什么关系?他发表了什么评论?”蔡教授反而有些担心,他和利奥教授见过面,因此影响更为深刻。

一切以技术主导的行业,都容易诞生奇葩,因为要求越是精深的行业,对所谓的“懂事”的要求就越低,科研领域更是技术指标最高的行业,经过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筛选以后,懂事会混早就不是基础指标了,利奥教授更是奇葩中的奇葩,蔡教授至今还记得他在会议现场对一名学者的当面批评,“shit”一次用的熟练之极,组成的句子也具有相当的冲击性。

刘院长笑笑:“这次是好事。杨锐的出版商,就是诺顿出版社将杨锐的稿件拿给利奥教授看了,后者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而且发表在了专门的期刊上,这位塞西尔先生就是看了利奥教授的文章以后,找上门来的,另外……他想让我们给他拿一份原稿看一下。”

“他还没看过杨锐的原稿,就从美国跑到了中国来?”在场的教授们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