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页

“6种。我们的项目组不是很受重视,因为重组过一次,竞争力不如其他项目,因此比较拮据,合成的活性物质少了,结果造成动物实验通过的活性物质少,到临床一期的时候,就没什么选择了,临床二期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后备,只能宣布项目失败……”范伦丁倒是实话实说,没有一句假话。

合成的活性物质少,就是有这样的弊病。6种活性物质虽然比小公司的合成数量略多一点,但也是够可怜了。正常的小型制药公司可不会想着通过临床二期乃至于三期,他们的资本也不允许他们投入如此巨大。

魏振学脸色微变的问:“你们总共准备了6种活性物质,全部?”

范伦丁以为自己吓到魏振学了,连忙解释道:“我们做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把所有人都给累坏了,当时,我们的合成工作很不顺利,所以,最终才准备了6种,你们的目标如果是做出去铁酮的成品药的话,我想6种活性物质的标准是不高的。”

“当然不高。”魏振学嘟囔了一句。

“嗯?”范伦丁没太听懂。

“我们已经做出12种了,刚好是你说的一倍。”魏振学撇撇嘴,道:“杨锐还准备继续做下去。”

“我赞同你的观点,前期准备一定要充足。”杨锐不懂制药,但他知道去铁酮的研究方向,因此,大量的制作去铁酮结构的活性物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覆盖,是最正确的选择。

范伦丁准备了一肚子劝说的话,刚开了个头,就用不上了……按说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可是再看杨锐自信的表情,实验室内积极的气氛,范伦丁莫名的感觉伤心。

第777章 飞速积累

范伦丁在华锐实验室里很沉默,除了说一些新药开发中的事情以外,很少聊天甚至说话,有时候,他甚至会用幽怨的眼神看着杨锐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去铁酮衍生物。

是的,一个又一个的去铁酮衍生物。

杨锐完全听取了范伦丁的意见,决定多做一些去铁酮的衍生物,以资备用。

新药开发是一种很考验人品的事,因为公众对制药企业异乎寻常的高要求,使得临床试验的风险无限增大,同样的化学结构的药品,能在欧洲通过的,不一定能在美国通过,今年通过的,明年不一定能通过。

即使是辉瑞这样的公司,也无法保证自己某一种化学结构的药品就一定能通过fda的审查,不同的化学结构会有不同的副作用,而且,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谁也猜不到,你的下一次临床试验,是否会遇到某名病人产生应激反应。

现代临床试验,并不能覆盖全人群,更没有发达到通过基因进行临床试验的筛选,因此,除非是备受公司期待的重要药品,否则,一次临床上的意外,就足以断送一种好药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