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页

第207h实验成功,总算!

记者们已经忍不住就着并不明亮的光线,偷偷将传递过来的实验记录复印件拍摄下来。

旋即,王永上台。

王永曾经给杨锐上课,之后也是多次支持杨锐。

他对杨锐的爱护更是发自内心的道:

“杨锐从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我第一次见杨锐,还是在我的无机化学的课程上,那个时候,杨锐已经显露出远超同学的化学水平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不再钻研了。我布置给同学们的作业,杨锐总是能够完美的完成,后来,我就专门给杨锐布置作业,他开始的时候,完成的并不理想,但很快,就好了起来。”

“应该说,杨锐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方面的进展,北大的同学们有目共睹,而我是亲眼目睹。短短的一年时间,杨锐就从略微超过大学生的水平,达到了普通研究者的水平,没有付出大量的努力,那是不可能的。”

“要我说,杨锐是凭着这股子钻劲,从刚刚好于门外汉的程度,变成了一名合格的研究者,他是从外围到自己上手,从小实验到大实验,从打下手到扛大梁,一步步成为实验室中的骨干的,有的人只看到了他学习的速度很快,觉得都是天才使然,但我想说,你们见过哪个天才是不经练习就能超人一等的?”

“我到美国以后,我看大家都很喜欢体育,喜欢橄榄球。我就很好奇,橄榄球员是只需要好的身体条件,不需要练习就能成长,从而成为明星的吗?”

“科研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并不赞成杨锐这种不断给自己施压,快速提高的方式。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拼劲!”

“用半年的时间完成cr,用一年的时间达到一流研究者的水平,你们看到的是时间,看到的是不可能,我看到的,是杨锐流下来来的汗水,他半年时间,流的汗水普通研究者三四年,四五年都多,他还有足够的能力优化实验,不断的探索新方法,如果因此而惩罚杨锐,美国的法律就太不公正了。”

王永的话铿锵有力,坚定而朴实。

肯尼斯虽然站起来诘问于其,却也只是让王永的话更有说服力了。

肯尼斯脸黑如碳。

按照常理,这种主观性证词,虽然威力巨大,却是很容易在提问中失衡,以至于伤到自己。

肯尼斯怎么想也想不到,王永为什么能如此的坚定,又如此的圆润,以至于让他都找不到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