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页

杨锐缓缓摇头。

“好吧,我知道了。不过,你要是放弃了,学校肯定还是要安排人顶替的,这个你要提前知道。”

“我知道。”

蔡教授点点头,临走前,道:“你就算不做,他们估计还是要你联络美国能源部,给你挂一个联络员之类的名头,向华锐施压也是有可能的,最好还是避免正面对抗。个人对抗组织,一向都很麻烦的。”

杨锐似有所悟的点头。

第821章 布置

杨锐仔细思量了一番,先是去了离子通道实验室,通知了目前的情况,略作布置就离开。

离子通道实验室仍然是国家的,组织要在这里实现其意志,杨锐是无力阻止的,也没有必要阻止。离子通道实验室本来就没有接触cr的研究,重起炉灶来做,难度比中科院自己做都大,何况,这里有蔡教授照料,也不用杨锐担心什么。

合作项目毕竟是合作,中科院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离子通道实验室目前的科研进度甚至用不着中断,唯一麻烦的,无非就是要有一些调配人手和仪器的工作。

杨锐叮嘱许正平重新检查和登记了仪器和试剂就放心的离开,前往华锐实验室。

在华锐实验室,杨锐一边指挥着众人将实验记录等等锁进保险箱,一边解释情况。

这一次,他解释的很细致,而且明确的分析风险,以及自己的部分应对。

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都有学校或研究所的经历,杨锐一说,就能脑补出幕后交易的情形,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同时,也不免有所担忧。

黄茂提醒杨锐道:“你这样看似回避了冲突,深究起来,还是软对抗,中科院不会那么好说话的。”

“我知道,大不了开除我嘛,我出去旅游一圈再回来,重起炉灶就好了。”杨锐此时无比的自信。今时不同往日,在西堡中学的时候,杨锐是拼了命的要考北大,因为考上了北大,考出了高分,才有资格进入科研界。

可到了现在,谁敢说杨锐不是科研界的一员?谁又敢不认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