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页

比如南极考察站和北极开发,又能催生几个世界顶级的冻土、海洋实验室。

相比之下,没有顶花钱的项目的实验室,再强的学者也是发挥不出作用,比如中国的沙漠实验室,除非来一个塔里木盆地大改造的项目,否则,再好的学者和硬件条件,也难以做成世界顶级的实验室。

虽然不用世界顶级的实验室也能做出世界顶级的研究,但科研人会因此而放低实验室的要求吗?

永远不会。

用低级的实验室做出高级的成果是多艰难的事啊,要用一个形容词来说的话,根本就是“传奇”。

这就好像是陕北穷山沟里的孩子,要考上清华的难度一样,有可能考上吗?当然有可能,传奇每年都可能发生。

但谁愿意要这样的条件?谁想当这样的传奇人物?那都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

科研人最希望拥有的,永远是更好更好的实验室。

如果能够拥有世界最好的实验室,出世界顶级的成果,不是更简单?

就比如欧洲的大型对撞机,随便丢几只物理系的阿猫阿狗过去,抄一点数据出来,登《自然》和《科学》或许是有些难度,可要弄个sci100的期刊,还是轻轻松松的。

sci100是什么概念,截止2010年,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拿一篇这种文章去找工作,全国的高校和研究所都会敞开大门的,不说想进哪里就进哪里,但只要对方有招人名额的,九成能成功。

至于研究所和高校内的研究员,有一篇sci100的文章,评职称就一定是一路畅通了,破格的条件都足够。

有这样的研究条件,再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才是科研猿最期望的栖息地。

杨锐也是一样,人体基因组计划是一个长达15年,甚至能继续持续下去的项目,加入其中,对于实验室的好处不言而喻。

如果说公司最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实验室需要的就是源源不断花钱的项目,当然,是要物有所值的项目才行。

达尔贝科默默的读了一遍杨锐的文章,继而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杨锐给自己文章的意思,要想用的话,就得支持杨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