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页

蔡教授强力推荐杨锐补位,多多少少是碍着一些人的路了,特别是就杨锐的年龄来说,总有喜欢论资排辈的人不高兴。

要说之前的《基因组学》是更高端的东西,但那是纯生物学的东西,与g委员会的要求并不重叠,《实验药理方法学》就不一样了,这东西稳稳的站在医学界的一流水平上,谁看了都是一脸懵逼。

“用了一个多月就写出来了?”蔡教授看了杨锐的样书,亦是目瞪口呆。

“五六个星期吧。”杨锐稍微说长了一点。

“那就说两个月吧,一个月实在没人信。”蔡教授停顿了一下,道:“我看这样,学校给你办个报告会,你去将g委员会的人都请过来,算是露个脸。”

杨锐问:“会不会太张扬。”

蔡教授牙都笑出来了,道:“你连写两本书,其中一本还是《实验药理方法学》,这个要是得到大家承认了,是要医学界的教授们重写教案的,你说是不是太张扬了?”

第901章 高端了

杨锐承认,将《实验药理方法学》这种书弄出来,确实是有些太过于张扬了。

这是一本大型参考书,何谓大型,就是三五名主编配置多名科研汪,也要用好几年时间,才能整理和撰写出这么一本超过400页的大部头,字数超过80万字。再所谓好几年,根据每日工作时间的限定来说,也有可能是十好几年。

杨锐就这样子弄出了《实验药理方法学》,还在此之前,先出版了一本《药效学实验方法》,就是在大讲人定胜天的年代里,也是足以令人侧目了。

不过,对现在的杨锐来说,侧目不是件坏事。

和写一本书的张扬比起来,他的年轻本身其实更张扬。

g委员会在中国来说,是很高端的委员会了,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顶尖委员会都不为过,这么重要的委员会,甚至可以说是普通学者一生的奋斗目标。事实上,许多学者奋斗一生,也与各种委员会无缘,更别说是一个行业顶尖的委员会了。

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数量众多的委员会中间,g委员会都是一流的。

最重要的是,g委员会代表着卫生部在药品质量管理中的最高地位,等于做到了这个领域的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