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页

骑着自行车出门的王博,也觉得自己的挺快活的。

杨锐不出意外的再次出现在了饭店里。

他每天接受采访的时间,就是三餐时间。

没错,早餐也接受采访,就是时间短了点,熟悉的记者都不爱约,都是新人才想办法混个脸熟。

想到新人和老人的区别,王博很是自豪的抬了抬头,他如今已经混到晚餐派了,这是三餐里时间最长的,而且,晚餐通常也更好吃,不像是午餐派的,经常只能跟吃小吃。

不过,听说还有健身派,时间更长,对此,王博并不在意。健身多累啊,也不好写笔记,万一不小心练出一身的肌肉疙瘩,那多难看啊……

“杨委员。”在满福楼的二层,王博见到了杨锐,不等落座,就已经口水直流了,问:“今个儿吃铜锅涮肉?”

“一并白水羊头,你吃羊头吧?”杨锐和王博也有点熟悉了,笑眯眯的问了一句。

王博哈哈一笑,道:“您掏钱,我啥都吃。”

杨锐不缺钱,每次都是他请记者,此时笑道:“那就好,老北京的白水羊头,我是吃了几次都不腻,就是单吃有点乏味了,咱们配着涮肉一起吃,我觉得挺合适的。”

“我也觉得合适。”王博爽的不要不要的,道:“您别说,我上次吃白水羊头,都好几年前的事了。羊头肉煮烂了再冰镇,切的薄薄的,香!铜锅涮肉是热的,羊头是凉的,配合!”

“羊头煮的时候也要用冰水,煮沸了换水,得换七道水才能出锅。”杨锐补充道:“非得这样子搞,它才没膻味,而且煮的烂。其实羊头本来就不膻,就是样子难看了点,咱们只吃肉,不看头。”

“对对对。杨委员是美食家。”

“不敢当,吃货而已。”

“吃货这个词好,这个词好。”王博赞了又赞。

最近这段时间,最热乎的新闻就是杨锐和三木公司的口水仗了,尤其是在北京城里,大伙儿都喜欢看中国学者和外国公司的你来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