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页

杨锐也不解释,身为学者,他对这种同锅的老鼠,有的是理由鄙视。

记者们更多的问题,杨锐就不再回答了,告罪一声,进了实验室。

实验室内,许正平等人亦是各种关心。

身为同僚,他们其实更能理解杨锐所受的压力,甚至离子通道实验室本身,都不免要招待一些不速之客,更不要说是杨锐本人了。

杨锐此时并不多说什么,敏感时刻,还是闷头做实验算了。

对他来说,能做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剩下的,杨锐实际上并不想过多的参与。

事实上,若非是致死事件,他还真不一定会硬抗到现在。

杨锐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他目前的研究工作已倾向于管理者了,不论是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还是华锐实验室,都有多个研究小组在工作,但要确定研究方向,并且与海外各大研究所竞争,仍然免不了杨锐的参与。

许正平等人佩服的看着杨锐,在他们看来,杨锐应该是无心他顾了才对。

只有杨锐知道,此事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56的致死率,怎么可能只有上千人的死亡?

而且,现在还只有美国爆发。

当然,普通人尚未意识到此点,媒体记者是早就想到了。

一般的报纸和杂志,是没有资格和资金在海外派驻记者的,纷繁的请求,就此发往新华社。

专职搜集此案资料的吉良方,接电话接的有些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