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页

老曹摸着脑袋呵呵的笑两声,身为学术界里的一员,他总得是要脸面的,如果连续发表了s三篇顶级论文,还在国内外都有学术专著出版的杨锐都没资格写一篇发展纲要,他这个顾问就更没资格了。

“我是觉得,他怎么想到写这个的。”老曹再摸一摸胡子,算是给糊弄过去了,再不说话,默默的看桌面上摊开的文件。

其他人各有各的事情,说笑两句,也就散开了。

房间内,再次恢复到寂静工作的状态。

朱院士的顾问团的工作,是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的了解全国各地的研究所的状态,这是项复杂而不讨好的工作,往小里说,他们是要判断各大科研院所的效率,乃至于学术成果的真假,往大里说,他们其实就是在给各大研究所做排名,最终的资金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归于此的。

80年代的国内科研院所,其实是不怕学术造假的,这不仅是惩戒机制匮乏,更多的还是因为地方保护,或者是山头保护,看看好不容易抓出来的窝案就知道,中国学者的学术造假,根本不是一名研究员或者一个团队的事。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幸运的远离了学术造假。他们或者是他天赋超群,或者是拥有海量的资源,或者是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不过,不造假并不意味着研究效率高,某些时候,一些自命清高而水平低下的学者,虽然不造假,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最终变成连数据都懒得去编的学者。

朱铭身为高层的顾问,他是有资格和义务向高层推荐研究机构和研究员的。所谓重点发展云云,就得他自己的顾问来分辨了。

此事关系重大,被他招募而来的顾问团成员,也是看文件看的异常仔细。

直到一声长长的叹息传来。

所有人都不自觉的看向“哎……”的发生地。

只见老曹一只手扶着腰,一只手抓着脑袋,摆出孙猴子的模样。

当时就有人笑出了声。

老曹惊醒过来,猛的直起腰来,又是“哎呦”一声。

“你可别闪了腰。”朱铭正好在跟前,扶了他一把。

老曹两只手撑住腰,喘了两口气,笑道:“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