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页

然而,爱因斯坦又太牛了,再不给他诺贝尔奖,也实在是拖不住了。

因此,爱因斯坦最终得奖的理由,就成为了光电效应——值得获奖,但绝不是爱因斯坦因此而获奖的理由。

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难以单人完成了,杨锐之前独立完成的cr,即使不是最后一个单人完成的诺奖级技术,也相距不远了,就这还是他刻意如此。

性别鉴定这个小项目,自然更不值得杨锐独立去做。

其实,要是杨锐狠一点,他随便找两只实验狗配合自己,或者就是让全实验室的人都帮忙了,到时候他不给署名,大概也无人敢跳起来。

实验室负责人的权威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无从轻重的,或者是含混不清的,但在实验室内部,依旧异常的沉重,对于杨锐这样名声在外的学者就更是如此了。

不过,强权并不属于杨锐的选择,他本人也不喜欢如此纯粹的剥削。杨锐宁愿拿出一个或者几个第二作者,若是合作者有相应的付出的话,杨锐也不介意让出一个或者多个第一作者。

即使他的目标是《nature》。

是的,杨锐计划将性别鉴定的论文发表到著名的《自然》上,他才不在乎journalofnutrition(营养学报》,或者

itishjournalof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报)。

这两份期刊的确是行业内顶级的期刊了,但它们所在的行业,是小小的畜牧业,而非庞大的生物学,更不是传说中的自然科学。

期刊的名气,社会影响力,以及它的地位,粗略的讲,与它覆盖的广度是很有关系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自然》与《科学》毫无疑问的占据了期刊地位的制高点,这与他们的覆盖面最广很有关系。

而在生物学类期刊中,涵盖全生物学范围的《细胞》首当其冲,但就算它的影响因子经常比《自然》和《科学》,论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仍然是比不过后两者的。

同样的道理,《柳叶刀》这种只涵盖了医学的期刊,即使它的专业性为人称道,影响因子亦是经常夸张的要命,可它在生物学内的影响力却大不如《cell》,只能在医学领域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之类的期刊内斗。

更进一步的《cancercell》(癌细胞)更加专精,因此,虽然它属于典型的牛的不行,一篇论文吃一辈子的期刊,可要说行业以外的社会影响力,自然更加狭窄了。

对于今天的杨锐来说,一篇畜牧类期刊的牛文能怎么样呢?

遗传工程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大约是很需要《营养学报》这样的期刊,准确的说,是极其渴望以至于不敢幻想《营养学报》这样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