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页

但是,杨锐能够说出辛苦两个字,而且是站在半遮挡的管道技术夹层下面,甘虎却是感慨万千。

甘虎等了一下,低低的声音问:“您不生气?”

“有一点吧,但我知道,非战之罪。”杨锐真的是非常淡定。

g标准的制药厂,他是这么想的没错,但他其实比甘虎更知道其中的困难,因为他比甘虎更熟悉国内制药系统的作风,更重要的是,他非常知道国内制药厂的历史。

别说是在1985年或者现在的86年建设g标准的制药厂了,就是杨锐读研的时候,g标准的制药厂都非常难以推进。

当时,有一种药厂设备卖的最好,就叫g设备。所谓的g设备并不是单指任何一种设备,而是指任何符合且刚刚符合g标准的设备。

这个话说的有点拗口,但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就例如水的纯度,如果g标准对某车间要求的是纯水的话,所谓的g设备就是刚好能够生产纯水的设备,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因为g的考核都是批次性的,生产厂商也迅速的遵循了市场要求,他们也不会去搞什么价高质好的设备,就生产刚刚好的g设备。制药厂购买更换的目的是通过g标准,并不是为了生产出更好的药品,甚至不追求更高的效率,反正,患者没有选择能力,也没有选择权。

这种风气进化了几年以后,进化到了何种程度呢,如果某药厂锅炉房要求的锅炉功率是100千瓦的话,设备厂商就能以恶狗抢屎的姿势,迅速的生产出105千瓦的合规锅炉,并将市场上原有的110千万单品打的落花流水。

说起来,在此基础上,105千瓦的锅炉还就是比110千瓦的锅炉厉害,因为前者的误差水平低。

二三十年的中国式制药厂固然如此,杨锐对85年的g级制药厂的建设困难,更是有所准备。

如今,华锐制药厂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它乃是属于杨锐的全资子公司,而且,杨锐手里的资金充沛。

不说辅酶q10的利润源源不断,杨锐尚未花完,就是去铁酮的里程碑,也到了快执行的时候了,再加上cr仪的销量增长,杨锐是不缺钱的。

建工厂,而且前期只是中小级别的工厂,只要不缺钱,就很好办了。

北洋海军初建也是很不错的,全员英式操典,泥腿子们照样能满嘴洋话的喊命令,后期的战败,并不能否认前期的努力,最起码,是不能否认其上升期的努力。

甘虎配合几名外国设计师,再加上捷利康的三分帮忙,能建出一个完整的工厂,在杨锐看来,已经是十倍百倍于后世甲方监理的能力了。

“你不要想太多。”杨锐安抚式的拍拍甘虎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