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3页

“400万美元。”杨锐笑笑,说:“3000万的说法不准确,那个是他们国内代理公司的报价。”

如果是国内的制药公司的话,估计是宁可花3000万元人民币,也不肯给400万美元的。

关志勇的重点也不在于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只是皱皱眉,小声道:“杨锐,咱们私下里说,华锐制药厂给的报价的水分,有多大?”

杨锐耸耸肩,道:“您要是问别的,的确是有水分的,这台还真没有。”

投资肯定要有水分的,就像是赤壁之战,曹操领军百万的形容一样,华锐制药厂对河东省的投资,本来就是打了折扣的,所谓的1800万投资,本来就是全新设备组成的高价。

不过,原料配制罐却是不好用二手货的,也不是不能用,而是国内的维修水平不达标,易损件的大量存在,使得捷利康的买方代表推荐了新货。

杨锐的资金充足,也就同意了捷利康方面的建议。

关志勇却是难以置信地问道:“就这么几个大罐子,非得进口不成?国产的有没有能用的?”

“左边这个叫浓配罐,下搅拌用的是磁力搅拌,德国的减速机,管底的气动隔膜阀,意大利生产的,配的还有电加热呼吸器和四氟滤芯……”杨锐边说边走,又指指旁边的罐子,道:“稀配罐是关键罐,配置要求更高,里面有一个称重系统……”

关志勇听的似懂非懂,自失的一笑,道:“算一下就这么点不锈钢,竟然能卖几千万出来,外国人会赚钱啊。”

“我们的药厂开工以后,附加值会更高。”杨锐对此是颇有自信的,制药企业差不多是全球附加值最高的制造业了,就是it产业都不一定能比得上。

关志勇微微点头,却并不在意。

未来的事谁说的上呢,何况是附加值或者利润这种事。

不过,说得上的事总归是有的,关志勇重新露出微笑,道:“我今天还带来一个好消息。”

“哦?”

“平江有色金属公司同意迁移针头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