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页

这个话就说的有点太实诚了,以至于宋厅长很不乐意的皱起眉毛来,道:“老卫,咱们也是老相识了,没必要的话,就不要说了。”

“怎么着?你行贿受贿了,还怕人说?我告诉你,我回去就写举报信,举报你这个老货!”卫永昌知道事不可为,已是破口大骂起来。

他还真的是没有将厅长太放在眼里。国企和行政部门的关系就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关系。如果是小国企的话,那就是上级部门说什么是什么,国企领导动辄得咎,说换人也就换人了,但大国企就不是如此了。

像是平江有色金属公司,他们是在冶金部挂号的单位,虽然还不是部属,但就级别来说,与河东省冶金厅也就差了半级,宋厅长若是来个病退什么的,卫永昌顶上去一点违和感都没有。

事实上,现在的省冶金厅里面,出自平色公司的干部不在少数,卫永昌多年来也都维护的很好,每到年节送点孝敬,邀请到平色考察什么的,都是有做过的,宋厅长级别虽高,可就是卯足了劲,也不一定对付得了卫永昌,更不用说是一言而决了。

就是省府的命令,卫永昌同样没有太过于重视,原因也是一样,他们既是河东省的企业,又是受冶金部管辖的,在冶金部改革之前,这种多重关系总是让国企左右逢源,处于优势。

冶金部的命令不利的时候,他们就搬出省府,省府的命令不利于己的时候,他们就搬出冶金部,国企自成一个小王国,游离于政治旋涡之外,不是没理由的。

对自己的直属上级不假颜色,卫永昌对杨锐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

在几分钟前,他还是用看肥羊的心思看待杨锐的。

海内知名的学者又怎么样,海内知名的学者多了,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又有几个。

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又如何,平江有色金属公司每年能够赚到的利润也有数百万美元之多,乃是河东省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斗起法来,省府多半是各打五十大板。

至于上过电视,频繁登陆报纸杂志,这一点还稍微让卫永昌顾忌一些,也是他愿意拿针头厂来换的主要原因,若不是这点的话,他连针头厂都不愿浪费了。

谁曾想到,杨锐竟然愿意拿出上百万美元的生产线来解决问题!

卫永昌也算是玩转政治的中级玩家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什么没见过?

但这种,他还真没见过。

扪心自问,卫永昌还真不知道,河东省有几样事,是上百万美元办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