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3页

“那问题解决了。”杨锐拍拍手,道:“明天开会,你也问问组内的意见。”

“是。”苏先凯斗志昂扬的走了。

杨锐看着苏先凯的背影,心中莫名的涌起了一片激情。

终于,也要做七次跨膜郎了吗?

生物学家踏足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就像是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简直带着一种天然的仪式感。

尤其是拥有大型实验室的学者,当他们动用实验室的力量的时候,他们的目标,显然不是给水准相同的学者去做扫尾的。

不是做扫尾,那就是要独立的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做出独立的创新性的成果,那就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奔着诺奖去吗?

杨锐不由的有些失神。

这里面的难度,已经不是翻两本书,弄几箱子的论文能解决的了。

一篇诺奖级的论文,有时候仅仅几页纸,寥寥数千字,但里面的每个字后面,说不定都埋着一条科研狗的人生、梦想和女朋友。

当然,有的诺奖级的成果,做起来并不难,更多的是灵感的迸发和运气的集合,像是cr,像是幽门螺旋杆菌,它们并不需要规模庞大,组织严密,巨量资金和长期积累的顶级实验室,只是一两个人,一两条狗,随意的埋上几个情人节,就能等着天上掉下来的诺奖了。

g蛋白偶联受体恰恰相反。

甭管是多庞大的规模,多充沛的资金,多少长期训练的学者,在这个领域都是不够用的。

简而言之,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是人类目前的科研领域无力掌握的部分,对它的研究,就像是古代炼金士对化学的探索,就像是物理学家对核聚变的探索,就像是人类目前对星空的探索一样……

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然而,有所为的代价又是如此之高昂,以至于稍有所得,就令人欣喜莫名,以至于10个诺奖先后出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