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页

但是,给吴奇等人答疑解惑,尚有一丝共性,在前沿科学领域,敢给人答疑解惑的,理论上却是不存在的。

因为对方的疑惑一定是前沿的,是超脱已知答案之外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深入的研究,何谈答疑呢。

不过,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能做答疑解惑式的工作的学者,在地球上还是有那么几只的,杨锐敢说,其他几个人也就只好信了。

餐桌上,诸人冷静了几分钟,然后,成吨的问题就被抛了出来。

第1224章 金手指光环

“核酸的杂环碱基不仅能够提供氢键的识别点,而且,你要注意到,扁平的芳环还可以提供另一个识别单位,比如说,据我所知,rebek就做过,选择性的识别键合腺嘌呤衍生物……”

“多点键合作用的分子识别比较复杂,这个主要是有机官能团的多样性,以及分子形状的复杂性,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可能要说的比较多,我推荐几篇文章给你……”

杨锐回答问题的速度很慢,大多数时候,他是细嚼慢咽的吃两三口煲仔饭,再吃两三口煲仔饭,然后才抬起头来,慢条斯理的说几句话。

而且,他说话的速度,还比正常的语速慢的多。

但是,落在同桌几人的耳中,杨锐就不是说的太慢,而是说的太快了。

五个人都是随身带着笔记本,就地铺开了记录,生怕来不及了……谁能想到,就在几分钟前,他们还根本不相信,杨锐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当然,杨锐也没有真的解决这些问题。

自然科学不是文学,不做实验,不列算式,说什么答案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杨锐却是能够提供听起来就靠谱的结论,仅此一点,就非常之了不起了。

另一方面,杨锐本人就是一台搜索引擎。

这一点同样非常之重要。

现在的文献是非常难寻的,对欧美人来说难寻,对中国人来说更加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