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页

第1293章 阔气

“杨主任,您的背景,要比凌大使硬吧。”王阔向上指了指,却是先套起杨锐的话来。

杨锐笑笑,问:“凌大使是啥背景?”

王阔嘿嘿的笑两声,道:“您不知道?”

“你说给我听嘛。”杨锐半点口风不漏。

王阔百分百的是北京里的大院子弟,不过,大院子弟和大院子弟,又有许多的区别。

按照通常人的理解,大院子弟应当都是高干子弟,实际上,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的高干子弟。

就80年代的环境来说,大院子弟实际上就是公务员子弟,建国以后的国家单位,给自己圈一块地,围四面墙,盖一片家属楼,这就是大院了。

大院里面,都是一个单位的职工,有些是双职工,有些是单职工,有些是父母在单位里工作,自个儿没房子,也住在里面。

但是,就是最傻的人知道,一个大院里面的职工,权力和地位也是有差的,而且是千差万别。一把手住大院里没错,司局级的干部在大院里也是不稀罕的,但最多见的,实际上还是科级副科级的中年人,甚至是科级副科级的老年人。

换算成大院子弟的身份,就等于说,最多的永远是科级副科级干部的子女,甚至是科技副科级干部的孙子辈。

在偌大的北京,科级干部根本谈不上权力,无非是有办事的资格罢了。

所谓大院子弟的价值,最多最多,也就是能在人前混个脸熟。

对于提着猪头拜不到庙门的同志,联络一两名大院子弟,说不定也就能办成事儿,但是,核心点仍旧是猪头,而不是大院子弟。

所以,大院子弟最主要的素质还是靠吹,吹的多了,有些事儿还真的就办顺利了。

至于王阔能到瑞典做使馆司机,也是有两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