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页

北大方正的结构,也是杨锐有所了解的。

不过,处于目前的环境下,杨锐反而对个人财富看的比较淡了,将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拉起来,让它真正的成为世界级的实验室,才是最符合杨锐意愿的选择。

而以国内的大环境来说,经商是最容易赚钱的。

这是个体户随便走南闯北,就能赚到百万身价的时代,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富起来,只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是胆子小,第二是没本钱,第三是运气差。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不是说着玩的。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有资本,有政策,只要胆子大一点,没有不赚钱的。

杨锐唯一顾虑的,也就是莫要因为生意影响了实验室的环境。

产学研一体的构造,就等于是设置的防火墙,实验室继续做实验室的研究,只是规模要有所扩大,但是,相较于源源不断的经费,多养几名研究员,实在算不得什么。

相比之下,胡秘书考虑更多的就是产业方面了。

他自己也是做了些工作,做好了与杨锐再做探讨的准备,来到离子通道实验室,却是被门房秦大爷告知:“杨主任去上课了,给大二的学生们授课呢。”

胡秘书这才像是反应过来似的,杨锐原来不止是研究员,现在还是北大的教授了。

“哪间教室?怎么走?”

“直走就是了,前面右转,你注意看,是有桂花树的路口,不是槐树路口,别走错了……”秦大爷说的倍儿详细,很有指路小天使的架势。

胡秘书有些疑惑,按照门房秦大爷说的方向去了,一会儿,果然到了地方,就见位于一楼的老教室四周,围着好几十号人,都是身着中山装,夹着手提包的干部模样的家伙。

胡秘书这下子明白,秦大爷为何说指路指的如此明白了,敢情都是训练出来的。

“你也是找杨教授的?”有自来熟的,给胡秘书递了一根烟,就套起话来。